公元1004年秋,遼國蕭太后。圣宗親自率領20萬大軍南下,直逼黃河岸邊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城下,威脅宋的都城。警報一夜五次傳到東京,趙恒問計于群臣。副宰相王欽若、陳堯叟主張逃跑,任職才一月的宰相寇準則厲聲反對說:“出這種主意的人應當斬首!”他說,如果放棄汴京南逃,勢必動搖人心,敵人會乘虛而入,國家就難以保全了;如果皇上親自出征,士氣定必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敵兵。趙恒同意御駕親征,由寇準隨同指揮。到了韋城(今河南省滑縣東南),趙恒聽說遼兵勢大,又想退兵。寇準嚴肅地說:“如今敵軍逼近,情況危急,我們只能前進一尺,不能后退一寸。河北我軍正日夜盼望陛下駕到,進軍將使我河北諸軍的士氣百倍,后退則將使軍心渙散、百姓失望,敵人乘機進攻,陛下恐怕連金陵也保不住了。”趙恒才勉強同意繼續進軍,渡河進入澶州城。遠近各路宋軍見到皇上的黃龍大旗,都歡呼跳躍,高呼“萬歲”,士氣大振。寇準指揮宋軍出擊,個個奮勇沖殺,消滅了遼軍數千,射死了遼軍主將蕭達蘭。蕭太后見遼軍陷入被動,要求議和。經過寇準的堅持和使者曹利用到遼營一再討價還價,于12月正式議定由宋朝送給遼以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換得遼軍撤走。這就是歷史上的“澶淵之盟”。
參考資料: 宋真宗偽造“天書”封禪記
參考資料: 宋真宗偽造“天書”封禪記
上一篇: 蘇麟 | 下一篇: 僧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