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歌二首】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第一首表達相如對文君的無限傾慕和熱烈追求。相如自喻為鳳,比文君為皇(凰),在本詩的特定背景中有多重含義。
其一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雄曰鳳,雌曰凰。古人稱麟、鳳、龜、龍為天地間“四靈”,(《禮記·禮運》)鳳凰則為鳥中之王?!洞蟠鞫Y·易本名》云:“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遍L卿自幼慕藺相如之為人才改名“相如”,又在當時文壇上已負盛名;文君亦才貌超絕非等閑女流。故此處比為鳳凰,正有浩氣凌云、自命非凡之意。“遨游四海”更加強了一層寓意,既緊扣鳳凰“出于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羽弱水,莫(暮)宿風穴”(郭璞注《爾雅》引天老云)的神話傳說,又隱喻相如的宦游經歷:此前他曾游京師,被景帝任為武騎常侍,因景帝不好辭賦,相如志不獲展,因借病辭官客游天梁。梁孝王廣納文士,相如在其門下“與諸生游士居數歲”。后因梁王卒,這才反“歸故鄉”。足見其“良禽擇木而棲?!?
其二,古人常以“鳳凰于飛”、“鸞鳳和鳴”喻夫妻和諧美好。如《左傳·莊公廿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鏗鏘?!贝颂巹t以鳳求凰喻相如向文君求愛,而“遨游四?!?,則意味著佳偶之難得。
其三,鳳凰又與音樂相關。如《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又《列仙傳》載:秦穆公女弄玉與其夫蕭史吹簫,鳳凰皆來止其屋,穆公為作鳳臺,后弄玉夫婦皆乘鳳而去。故李賀嘗以“昆山玉碎鳳凰叫”(《李憑箜篌引》)比音樂之美。文君雅好音樂,相如以琴聲“求其皇”,正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使人想起俞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的音樂交往,從而發出蕓蕓人海,知音難覓之嘆。; 第二首寫得更為大膽熾烈,暗約文君半夜幽會,并一起私奔?!版芪病?,指鳥獸雌雄交媾?!渡袝虻洹罚骸柏拭裎觯B獸孳尾?!薄秱鳌吩疲骸叭榛绘?,交接曰尾。”“妃”,配偶?!墩f文》:“妃,匹也?!薄敖磺橥ㄒ狻?,交流溝通情意,即情投意合。“中夜”,即半夜。前兩句呼喚文君前來幽媾結合,三四句暗示彼此情投意合連夜私奔,不會有人知道;五六句表明遠走高飛,叮嚀對方不要使我失望,徒然為你感念相思而悲傷。蓋相如既已事前買通文君婢女暗通殷勤,對文君寡居心理狀態和愛情理想亦早有了解,而今復以琴心挑之,故敢大膽無忌如此。 這兩首琴歌之所以贏得后人津津樂道,首先在于“鳳求凰”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思想。相如文君大膽沖破了封建禮教的羅網和封建家長制的樊籬,什么“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孟子·滕文公下》)什么“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保ā秲x禮·喪服》)什么“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保ò嗾选杜]》)什么“男女……無幣不相見,”(《禮記·坊記》)“門當戶對”等等神圣禮法,統統被相如文君的大膽私奔行動崐踩在腳下,成為后代男女青年爭取婚姻自主、戀愛自由的一面旗幟。試看榜樣的力量在后代文學中的影響吧:《西廂記》中張生亦隔墻彈唱《鳳求凰》,說:“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薄秹︻^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文君私奔相如為自己私奔辯護;《玉簪記》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動陳妙常私下結合;《琴心記》更是直接把相如文君故事搬上舞臺……足見《鳳求凰》反封建之影響深遠。
其次,在藝術上,這兩首琴歌,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全詩言淺意深,音節流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融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爐。即使是后人偽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減弱其藝術價值。
這兩首詩,據說就是相如彈琴歌唱的《鳳求皇》歌辭。因《史記》未載此辭,到陳朝徐陵編《玉臺新詠》始見收錄,并加序說明,唐《藝文類聚》、宋《樂府詩集》等書亦收載,故近人或疑乃兩漢琴工假托司馬相如所作。琴歌一類作品,假托的現象確實很多,但又難以找到確切根據來證明。
【長門賦】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暧庳环促?,形枯槁而獨居。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
伊予志之慢愚兮,懷貞愨之歡心。愿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廓獨潛而專精兮,天漂漂而疾風。登蘭臺而遙望兮,神怳怳而外淫。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飄風回而起閨兮,舉帷幄之襜襜。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訚訚??兹讣啻尜猓硣[而長吟。翡翠協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
心憑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下蘭臺而周覽兮,步從容于深宮。正殿塊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間徙倚于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鐘音。
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羅豐茸之游樹兮,離樓梧而相撐。施瑰木之欂櫨兮,委參差以槺梁。時仿佛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成光。致錯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
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臺之央央。白鶴嗷以哀號兮,孤雌跱于枯腸。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托于空堂。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案流徵以卻轉兮,聲幼眇而復揚。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諐殃。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床。摶芬若以為枕兮,席荃蘭而茞香。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眾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于東方。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明。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長門賦,開斌體宮怨題材之先河。司馬遷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未曾記載有此賦存在。最早見于《文選》,關于長門賦,有一種傾向是托名之作,即不是司馬相如所寫的。根據有兩點,一是蕭統編《文選》的時候在《長門賦》前收錄了一則并序。這個賦序在時間上和事實上有點出入——序是這樣的:“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上,陳皇后復得親幸?!标惢屎蟮慕Y局是郁郁而死,并沒有序里面說的那么好。而其時,司馬相如是否還在成都鬻酒,這也有待商榷。第二點,也是最主要的,《長門賦》的風格迥異于司馬之前的作品《子虛賦》《上林賦》。前兩者洋洋灑灑,規模宏大,鋪張揚厲,生動體現了司馬賦的特點,以及當時漢賦所具備“勸百風一”的主要手法。而且,這兩者創作的時間跨度相當大,可以說是司馬賦的一而貫之的風格。所以,對于這篇異軍突起似的幽咽細膩的《長門賦》來講,有這樣的懷疑也是情有可原。我本人傾向于懷疑托名之作——在這方面,漢代文人的名聲不是很好,托名作之盛行,這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多了一篇《長門賦》不多,少了一篇也不少。何悼《義門讀書記》卷四十五云:“此文乃后人所擬,非相如作。其此細麗,蓋平子之流也。”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九“假設之辭”亦有此意。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第一首表達相如對文君的無限傾慕和熱烈追求。相如自喻為鳳,比文君為皇(凰),在本詩的特定背景中有多重含義。
其一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雄曰鳳,雌曰凰。古人稱麟、鳳、龜、龍為天地間“四靈”,(《禮記·禮運》)鳳凰則為鳥中之王?!洞蟠鞫Y·易本名》云:“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遍L卿自幼慕藺相如之為人才改名“相如”,又在當時文壇上已負盛名;文君亦才貌超絕非等閑女流。故此處比為鳳凰,正有浩氣凌云、自命非凡之意。“遨游四海”更加強了一層寓意,既緊扣鳳凰“出于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羽弱水,莫(暮)宿風穴”(郭璞注《爾雅》引天老云)的神話傳說,又隱喻相如的宦游經歷:此前他曾游京師,被景帝任為武騎常侍,因景帝不好辭賦,相如志不獲展,因借病辭官客游天梁。梁孝王廣納文士,相如在其門下“與諸生游士居數歲”。后因梁王卒,這才反“歸故鄉”。足見其“良禽擇木而棲?!?
其二,古人常以“鳳凰于飛”、“鸞鳳和鳴”喻夫妻和諧美好。如《左傳·莊公廿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鏗鏘?!贝颂巹t以鳳求凰喻相如向文君求愛,而“遨游四?!?,則意味著佳偶之難得。
其三,鳳凰又與音樂相關。如《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又《列仙傳》載:秦穆公女弄玉與其夫蕭史吹簫,鳳凰皆來止其屋,穆公為作鳳臺,后弄玉夫婦皆乘鳳而去。故李賀嘗以“昆山玉碎鳳凰叫”(《李憑箜篌引》)比音樂之美。文君雅好音樂,相如以琴聲“求其皇”,正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使人想起俞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的音樂交往,從而發出蕓蕓人海,知音難覓之嘆。; 第二首寫得更為大膽熾烈,暗約文君半夜幽會,并一起私奔?!版芪病?,指鳥獸雌雄交媾?!渡袝虻洹罚骸柏拭裎觯B獸孳尾?!薄秱鳌吩疲骸叭榛绘?,交接曰尾。”“妃”,配偶?!墩f文》:“妃,匹也?!薄敖磺橥ㄒ狻?,交流溝通情意,即情投意合。“中夜”,即半夜。前兩句呼喚文君前來幽媾結合,三四句暗示彼此情投意合連夜私奔,不會有人知道;五六句表明遠走高飛,叮嚀對方不要使我失望,徒然為你感念相思而悲傷。蓋相如既已事前買通文君婢女暗通殷勤,對文君寡居心理狀態和愛情理想亦早有了解,而今復以琴心挑之,故敢大膽無忌如此。 這兩首琴歌之所以贏得后人津津樂道,首先在于“鳳求凰”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思想。相如文君大膽沖破了封建禮教的羅網和封建家長制的樊籬,什么“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孟子·滕文公下》)什么“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保ā秲x禮·喪服》)什么“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保ò嗾选杜]》)什么“男女……無幣不相見,”(《禮記·坊記》)“門當戶對”等等神圣禮法,統統被相如文君的大膽私奔行動崐踩在腳下,成為后代男女青年爭取婚姻自主、戀愛自由的一面旗幟。試看榜樣的力量在后代文學中的影響吧:《西廂記》中張生亦隔墻彈唱《鳳求凰》,說:“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薄秹︻^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文君私奔相如為自己私奔辯護;《玉簪記》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動陳妙常私下結合;《琴心記》更是直接把相如文君故事搬上舞臺……足見《鳳求凰》反封建之影響深遠。
其次,在藝術上,這兩首琴歌,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全詩言淺意深,音節流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融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爐。即使是后人偽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減弱其藝術價值。
這兩首詩,據說就是相如彈琴歌唱的《鳳求皇》歌辭。因《史記》未載此辭,到陳朝徐陵編《玉臺新詠》始見收錄,并加序說明,唐《藝文類聚》、宋《樂府詩集》等書亦收載,故近人或疑乃兩漢琴工假托司馬相如所作。琴歌一類作品,假托的現象確實很多,但又難以找到確切根據來證明。
【長門賦】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暧庳环促?,形枯槁而獨居。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
伊予志之慢愚兮,懷貞愨之歡心。愿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廓獨潛而專精兮,天漂漂而疾風。登蘭臺而遙望兮,神怳怳而外淫。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飄風回而起閨兮,舉帷幄之襜襜。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訚訚??兹讣啻尜猓硣[而長吟。翡翠協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
心憑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下蘭臺而周覽兮,步從容于深宮。正殿塊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間徙倚于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鐘音。
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羅豐茸之游樹兮,離樓梧而相撐。施瑰木之欂櫨兮,委參差以槺梁。時仿佛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成光。致錯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
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臺之央央。白鶴嗷以哀號兮,孤雌跱于枯腸。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托于空堂。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案流徵以卻轉兮,聲幼眇而復揚。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諐殃。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床。摶芬若以為枕兮,席荃蘭而茞香。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眾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于東方。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明。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長門賦,開斌體宮怨題材之先河。司馬遷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未曾記載有此賦存在。最早見于《文選》,關于長門賦,有一種傾向是托名之作,即不是司馬相如所寫的。根據有兩點,一是蕭統編《文選》的時候在《長門賦》前收錄了一則并序。這個賦序在時間上和事實上有點出入——序是這樣的:“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上,陳皇后復得親幸?!标惢屎蟮慕Y局是郁郁而死,并沒有序里面說的那么好。而其時,司馬相如是否還在成都鬻酒,這也有待商榷。第二點,也是最主要的,《長門賦》的風格迥異于司馬之前的作品《子虛賦》《上林賦》。前兩者洋洋灑灑,規模宏大,鋪張揚厲,生動體現了司馬賦的特點,以及當時漢賦所具備“勸百風一”的主要手法。而且,這兩者創作的時間跨度相當大,可以說是司馬賦的一而貫之的風格。所以,對于這篇異軍突起似的幽咽細膩的《長門賦》來講,有這樣的懷疑也是情有可原。我本人傾向于懷疑托名之作——在這方面,漢代文人的名聲不是很好,托名作之盛行,這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多了一篇《長門賦》不多,少了一篇也不少。何悼《義門讀書記》卷四十五云:“此文乃后人所擬,非相如作。其此細麗,蓋平子之流也。”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九“假設之辭”亦有此意。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上一篇: 沈雁冰 | 下一篇: 宋子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