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集》十卷,今存詩四首。
《七歲吟》
朝游滄海東,暮歸何太速。
只因騎折白龍腰,謫向人間三十六。
《送許處士堅往茅山》
天壇云似雪,玉洞水如琴。
白云與流水,千載清人心。
君攜布囊去,路長風滿林。
一入華陽洞,千秋那可尋。
《送人往宣城》
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
謝安團扇上,為畫敬亭云。
《失題》
誰家舊宅春無主,深院簾垂杏花雨。
香飛綠瑣人未歸,巢燕承塵默無語。
句
勸君此醉直須歡,明朝又是花狼藉。
《貽別》
莊周有言:“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也!”仆佩斯言久矣。
夫得者如人之生,自一歲至百歲,自少得壯,自壯得老,歲運之來,不可卻也!此所謂得之者時。
失之者亦如一歲至百歲,暮則失早,今則失昔,壯則失少,老則失壯,行年之去不可留也!此所謂失之者順。凡天下之事,皆然也!
達者知我無奈物何,物亦無奈我何,兩不相干,故泛然之也,故浩然之也!其視天下之事,如奔車之厯蟻蛭也,值之非得也,去之非失也。
燕之南,越之北,日月所生是為中國。其間含齒戴發食粟衣帛者是為人,剛柔動植林林而無窮者是為物,以聲相命是為名,倍物相聚是為利,匯首而蕓蕓是為事。事往而記之于心,為喜為悲為怨為恩,其名雖眾,實一心之變也。始則無物,終復何有?
而于是強分彼我。彼謂我為彼,我亦謂彼為彼,彼自謂為我,我亦自謂為我,終不知孰為彼耶,孰為我耶?
而世方徇欲嗜利,系心于物,局促若轅下駒。安得如列御寇、莊周者,焚天下之轅,釋天下之駒,浩浩乎復歸于無物歟?
此吾平昔所言也,足下之行,書以贈別。
——引自宋·陸游《南唐書》卷十三《潘佑傳》,轉引自清·周在浚《南唐書注》,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民國四年劉氏嘉業堂刻本。
《七歲吟》
朝游滄海東,暮歸何太速。
只因騎折白龍腰,謫向人間三十六。
《送許處士堅往茅山》
天壇云似雪,玉洞水如琴。
白云與流水,千載清人心。
君攜布囊去,路長風滿林。
一入華陽洞,千秋那可尋。
《送人往宣城》
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
謝安團扇上,為畫敬亭云。
《失題》
誰家舊宅春無主,深院簾垂杏花雨。
香飛綠瑣人未歸,巢燕承塵默無語。
句
勸君此醉直須歡,明朝又是花狼藉。
《貽別》
莊周有言:“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也!”仆佩斯言久矣。
夫得者如人之生,自一歲至百歲,自少得壯,自壯得老,歲運之來,不可卻也!此所謂得之者時。
失之者亦如一歲至百歲,暮則失早,今則失昔,壯則失少,老則失壯,行年之去不可留也!此所謂失之者順。凡天下之事,皆然也!
達者知我無奈物何,物亦無奈我何,兩不相干,故泛然之也,故浩然之也!其視天下之事,如奔車之厯蟻蛭也,值之非得也,去之非失也。
燕之南,越之北,日月所生是為中國。其間含齒戴發食粟衣帛者是為人,剛柔動植林林而無窮者是為物,以聲相命是為名,倍物相聚是為利,匯首而蕓蕓是為事。事往而記之于心,為喜為悲為怨為恩,其名雖眾,實一心之變也。始則無物,終復何有?
而于是強分彼我。彼謂我為彼,我亦謂彼為彼,彼自謂為我,我亦自謂為我,終不知孰為彼耶,孰為我耶?
而世方徇欲嗜利,系心于物,局促若轅下駒。安得如列御寇、莊周者,焚天下之轅,釋天下之駒,浩浩乎復歸于無物歟?
此吾平昔所言也,足下之行,書以贈別。
——引自宋·陸游《南唐書》卷十三《潘佑傳》,轉引自清·周在浚《南唐書注》,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民國四年劉氏嘉業堂刻本。
上一篇: 捧劍仆 | 下一篇: 裴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