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祖夢奇,戶部侍郎。父龜圖,起居郎。蒙正,太平興國二年擢進士第一,授將作監丞,通判升州。陛辭,有旨,民事有不便者,許騎置以聞,賜錢二十萬。代還,會征太原,召見行在,授著作郎、直史館,加左拾遺。五年,親拜左補闕、知制誥。
初,龜圖多內寵,與妻劉氏不睦,并蒙正出之,頗淪躓窘乏,劉誓不復嫁。及蒙正登仕,迎二親,同堂異室,奉養備至。龜圖旋卒,詔起復。未幾,遷都官郎中,入為翰林學士,擢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賜第麗景門。上謂之曰:“凡士未達,見當世之務戾于理者,則怏怏于心;及列于位,得以獻可替否,當盡其所蘊,雖言未必盡中,亦當僉議而更之,俾協于道。朕固不以崇高自恃,使人不敢言也。”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參政耶?”蒙正陽為不聞而過之。同列不能平,詰其姓名,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為愈也。”時皆服其量。
李昉罷相,蒙正拜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監修國史。蒙正質厚寬簡,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論時政,有未允者,必固稱不可,上嘉其無隱。趙普開國元老,蒙正后進,歷官一紀,遂同相位,普甚推許之。俄丁內艱,起復。
先是,盧多遜為相,其子雍起家即授水部員外郎,后遂以為常。至是,蒙正奏曰:“臣忝甲科及第,釋褐止授九品京官。況天下才能,老于巖穴,不沾寸祿者多矣。今臣男始離襁褓,膺此寵命,恐罹陰譴,乞以臣釋褐時官補之。”自是宰相子止授九品京官,遂為定制。
朝士有藏古鏡者,自言能照二百里,欲獻之蒙正以求知。蒙正笑曰:“吾面不過楪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聞者嘆服。
淳化中,右正言宋抗上疏忤旨,抗,蒙正妻族,坐是罷為吏部尚書,復相李昉。四年,昉罷,蒙正復以本官入相。因對,論及征伐,上曰:“朕比來征討,蓋為民除暴,茍好功黷武,則天下之人熸亡盡矣。”蒙正對曰:“隋、唐數十年中,四征遼碣,人不堪命。煬帝全軍陷沒,太宗自運土木攻城,如此卒無所濟。且治國之要,在內修政事,則遠人來歸,自致安靜。”上韙之。
嘗燈夕設宴,蒙正侍,上語之曰:“五代之際,生靈凋喪,周太祖自鄴南歸,士庶皆罹剽掠,下則火災,上則彗孛,觀者恐懼,當時謂無復太平之日矣。朕躬覽庶政,萬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貺,致此繁盛,乃知理亂在人。”蒙正避席曰:“乘輿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嘗見都城外不數里,饑寒而死者甚眾,不必盡然。愿陛下視近以及遠,蒼生之幸也。”上變色不言。蒙正侃然復位,同列多其直諒。
上嘗欲遣人使朔方,諭中書選才而可責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上不許。他日,三問,三以其人對。上曰:“卿何執耶?”蒙正曰:“臣非執,蓋陛下未諒爾。”固稱:“其人可使,余人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隨人主意,以害國事。”同列悚息不敢動。上退謂左右曰:“蒙正氣量,我不如。”既而卒用蒙正所薦,果稱職。
至道初,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蒙正至洛,多引親舊歡宴,政尚寬靜,委任僚屬,事多總裁而已。
真宗即位,進左仆射。會營奉熙陵,蒙正追感先朝不次之遇,奉家財三百余萬以助用。葬日,伏哭盡哀,人以為得大臣體。咸平四年,以本官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國朝以來三入相者,惟趙普與蒙正焉。郊祀禮成,加司空兼門下侍郎。六年,授太子太師,封蔡國公,改封隨,又封許。
景德二年春,表請歸洛。陛辭日,肩輿至東園門,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遠人請和,弭兵省財,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為念。”上嘉納之,因遷從簡太子洗馬,知簡奉禮郎。蒙正至洛,有園亭花木,日與親舊宴會,子孫環列,迭奉壽觴,怡然自得。大中祥符而后,上朝永熙陵,封泰山,祠后土,過洛,兩幸其第,錫賚有加。上謂蒙正曰:“卿諸子孰可用?”對曰:“諸子皆不足用。有侄夷簡,任潁州推官,宰相才也。”夷簡由是見知于上。
富言者,蒙正客也。一日白曰:“兒子十許歲,欲令入書院,事廷評、太祝。”蒙正許之。及見,驚曰:“此兒他日名位與吾相似,而勛業遠過于吾。”令與諸子同學,供給甚厚。言之子,即弼也。后弼兩入相,亦以司徒致仕。其知人類如此。
許國之命甫下而卒,年六十八。贈中書令,謚曰文穆。
蒙正初為相時,張紳知蔡州,坐贓免。或言于上曰:“紳家富,不至此,特蒙正貧時勾索不如意,今報之爾。”上命即復紳官,蒙正不辨。后考課院得紳實狀,復黜為絳州團練副使。及蒙正再入相,太宗謂曰:“張紳果有贓。”蒙正不辨亦不謝。在西京日,上數遣中貴人將命至,蒙正待之如在相位時,不少貶,時人重焉。
子從簡,再為國子博士;惟簡,太子中舍;承簡,司門員外郎;行簡,比部員外郎;務簡,亦國子博士;居簡,殿中丞;知簡,太子右贊善大夫。
蒙正弟蒙休,咸平進士,至殿中丞。
上一篇: 呂本中 | 下一篇: 樂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