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是全國唯一有化石實物可考的“人龍相揖別”的地區。盧氏境內有古文化遺址63處,其中古生物化石點22處。自1934年法國生物學家德日進到盧氏開展科考工作以來,盧氏一直是中外古生物科學家矚目的地方。其中被科學界命名為“盧氏跗猴”的古生物化石是國內發現年代最為久遠的原始靈長類動物標本,被專家稱為是建國以來晚始新世哺乳動物研究最重要的收獲之一。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盧氏朱陽關、五里川一帶不斷發現恐龍蛋化石,再次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關注。目前,盧氏是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基地,是古生物學家前來考察最為頻繁、最為關注的地區。專家們認為,“盧氏跗猴”和盧氏恐龍曾生活在距今4000多萬年前的同一地區、同一時代。恐龍滅絕后,“盧氏跗猴”演變成為人類。特別是1976年至1979年,盧氏兩次發現的共4片10萬年前智人頭骨化石和2枚牙齒化石,更為“盧氏跗猴”向人類的演變提供了佐證。
盧氏是河洛文化之源。盧氏古為尊盧氏部落,屬于伏羲氏的分支,后演變為古盧氏國。盧氏國由于地處偏僻,不對鄰國構成威脅,一直作為相對獨立的氏族國延續至建縣。盧氏是全國唯一有大禹手書真跡的地方,境內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處、商代文化遺址8處。專家論斷,盧氏是洛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河洛文化之源.盧氏也是革命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誕生地.
盧氏是河洛文化之源。盧氏古為尊盧氏部落,屬于伏羲氏的分支,后演變為古盧氏國。盧氏國由于地處偏僻,不對鄰國構成威脅,一直作為相對獨立的氏族國延續至建縣。盧氏是全國唯一有大禹手書真跡的地方,境內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處、商代文化遺址8處。專家論斷,盧氏是洛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河洛文化之源.盧氏也是革命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誕生地.
上一篇: 劉幾 | 下一篇: 劉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