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机,狠狠捏着两个奶头折磨,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精品

唐詩 宋詞 元曲 近代詩 文言文 寫景的古詩 論語 詩經 孫子兵法 愛國的詩句 李白 杜甫
當前位置:查字典>>詩詞>>蔡和森

蔡和森

  1895年3月30日,蔡和森同志誕生在上海江南機械制造總局的一個小官員家里。
  1899年的春天,蔡和森跟隨母親葛健豪回到了家鄉雙峰永豐鎮,不久父親也從上海回故鄉,并買下位于雙峰縣井字鎮楊球的光甲堂定居下來。
  1908年全家又遷回了永豐鎮。為了謀生,年僅13歲的和森進了蔡廣祥辣醬店當學徒。飽嘗了階級壓迫的苦楚。三年學徒期滿后,他不愿經商而立志讀書,進入了永豐國民小學讀三年級。由于他學習刻苦用功,只用了一個學期,就越級考入了雙峰高等小學。
  蔡和森同志在雙峰高小求學時,正值辛亥革命爆發。南京政府發出剪辮子的號召后,蔡和森同志覺得應該用實際行動擁護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于是就把自己頭上的長辮子剪掉了,在他的帶領下,學校里很多同學都剪了辮子,積極擁護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張。
  1913年秋天,蔡和森同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第二年春,毛澤東由第四師范并入第一師范,他們同在一個年級學習。由于共同的志向,他們倆結成了志同道合的學友,開始了“恰同學少年”的生活。學校有個君子亭,蔡和森毛澤東經常來到這里討論治學、做人等問題。兩個出類拔萃的年輕人,就這樣走到一起了。
  1915年4月,湖南高等師范學校設立了專科文學部,楊懷中、徐特立等老師轉到了文學部任教。蔡和森歷來愛好文史。他在一師讀了二年后,于1915年秋天跳級考進了湖南高等師范學校文史專科。
  正在蔡和森考入高等師范這個學期,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志在北京出版了。這是一種宣揚新思想,提倡新文化的刊物。它一開始就鮮明地指出“民主”和“科學”兩個口號,大力批判封建主義的傳統觀念,主張實現西方資產階級上升時代的民主、自由和個性解放。這種新思想給廣大青年以極大的震動和鼓舞。蔡和森很快就成了這個刊物的熱心讀者,從而使他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
  1917年6月,蔡和森同志在湖南高等師范畢業了,在高等師范畢業后,蔡和森同志沒有回家去,曾與毛澤東同志寄居在半學齋楊懷中先生寓所,繼續共同探求救國的道路,準備建立革命團體。
  1917年秋,蔡和森動員母親,把全家遷到岳麓山榮灣鎮劉家臺子住下來。從此,這里成了蔡和森和一師的同學毛澤東、羅學瓚、張昆弟等青年暢談理想,探討人生觀的場所。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他們共同得出一個結論:要改造社會,光靠幾個人的力量不行,必須集合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結成堅強有力的團體。于是1918年4月14日在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了新民學會。這是五四運動前成立最早的革命團體之一。蔡和森認為所謂“新民”二字就包含著進步與革命的意義。會上,還通過了《新民學會章程》,會后又出了《新民學會會員通信集》,這三集共收集了書信47封,其中蔡和森同志寫給毛澤東等會友的信就有11封。
  為求得學會的向外發展,1918年6月23日,蔡和森同志受學會的委托,赴北京組織赴法勤工儉學事宜。這時楊懷中先生已應聘到了北京大學當教授,經揚老師介紹,蔡和森來到留法儉學會,與李石曾等人取得了聯系。他會見了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和著名新文化運動的領袖李大釗,特別是受到十月革命的影響,思想矍然猛覺。他寫給毛澤東同志的信中說:“只計大體之功利,不計小已之利害,墨翟倡之,近來俄之列寧頗能行之,弟愿則而效之。”在新民學會會友中第一個吹響了歡迎十月革命的號角。
  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同志與母親葛健豪、妹妹蔡暢以及向警予一起在上海乘坐“央脫萊蓬”號法國郵船赴法勤工儉學。
  經過三十五天的海上航行。蔡和森同志一家等三十多人于1920年1月30日抵達法國馬賽。2月2日到達巴黎,蔡和森進入了蒙達尼男子中學學習。蔡和森同志勤奮好學,刻苦攻讀,憑著一本法華字典,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閱讀了馬克思主義著作和有關各國革命運動、各種思潮的小冊子上百種。
  在留法過程中,蔡和森同志和向警予同志由于共同的學習生活和革命理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20年5月,他們在蒙達尼自由結婚。毛澤東同志在國內知道這個消息后。高度贊揚他們敢于打破破舊的婚姻制度。
  在留法勤工儉學青年中,存在著各種思想傾向,他們信奉各種主義。為了把大多留法青年團結起來,蔡和森和向警予、李維漢等同志商量,決定邀集散居法國各地的13名新民學會會員來蒙達尼聚會,就如何改造中國與世界等重大問題進行討論。1920年7月初,新民學會會員從法國各地先后來到蒙達尼,7月6日到10日,他們在蒙達尼公學的教室里舉行了五天會議,會上蔡和森同志提出了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為學會的方針,得到了大家的贊成。
  如何改造中國與世界呢?蔡和森同志主張先要組織共產黨,建立,建立無產階級專政。蔡和森在一九二O年八、九月寫給毛澤東的兩封長信,以及次年二月寫給陳獨秀的長信《馬克思學說與中國無產階級》,系統地闡明了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認識。他說:“我近對各種主義綜合審諦,覺社會主義真為改造現世界對癥之方,中國也不能外此。”中國發生的問題,無論哪一種都不是現社會制度所能解決的,“所以中國的社會革命,一定不能免的”,中國將來的改造,“完全適用社會主義的原理與方法”。從而得出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結論。
  特別重要的是,蔡和森明確指出,要發展中國革命,必須成立共產黨;并對黨的性質、指導思想等問題提出了正確主張。蔡和森認為:一、這個黨必須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作戰部”,它旗幟鮮明地稱為“中國共產黨”。組織了共產黨,“革命運動、勞動運動,才有神經中樞”。二、這個黨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馬克思的學理由三點出發:在歷史上發明他的唯物史觀;在經濟上發明他的資本論;在政治上發明他的階級戰爭說。三者一以貫之,遂成為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只有用馬克思主義作指導,才能堅持無產階級的政治方向。三、這個黨必須采取徹底革命的方法,反對改良主義。徹底革命的根本問題是發動工農群眾奪取政權,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四、這個黨必須密切聯系群眾,黨員應分布于工廠、農村、學校,成為一切群眾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五、這個黨必須有鐵的紀律,只有這樣才能養成有組織有覺悟的戰士,擔負偉大革命事業。蔡和森同志于是在8月13日和9月16日寫了兩封長信給在國內的毛澤東同志。8月13日的信中說旗幟鮮明地提出:“我以為先要組織黨—共產黨。”毛澤東于1920年12月和1921年的1月給蔡和森寫了兩封復信。信中對蔡和森提出的主張表示深切的贊同,特別是對蔡和森同志9月16的信中提出的建黨和一系列的理論。毛澤東同志回信說:“你這一封信見地極當,我沒有一個字不贊成”。并告訴蔡和森:“成立中國共產黨的事,陳仲甫(也就是陳獨秀)先生等已進行組織”.在我們黨內,第一個提出建立“中國共產黨”這個名詞的,首先見于文字的是蔡和森同志,他是我們黨內第一個系統宣傳列寧建黨學說的人。
  為了爭取大多數留法勤工儉學學生都信奉馬克思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蒙達尼會議后,蔡和森還向“工學世界社”的成員宣傳他的主張,舉行會議,并發表了“怎樣救中國”的演說,不久,“工學世界社”發展到三十多人,成為一個強有力的革命組織。
  蔡和森在法國一年多的時間,不僅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還積極從事共產黨的組織工作。1921年7月,蔡和森與工學世界社成員開會討論建立共產黨的問題。同年蔡和森在法國發起了建黨活動,組織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周恩來任總支書記。也正在這個時候,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建立。湖南共產主義小組派毛澤東,何叔衡出席了“一大”,因法國支部沒有得到消息,所以沒有派代表出席。后來毛澤東同志在回憶建黨時說:“在法國,許多勤工儉學的人也組織了中國共產黨,幾乎是同國內的組織同時建立起來的,那里的黨的創始人之中有周恩來,李立三和向警予,向警予是蔡和森的妻子,唯一的一個女創始人,羅邁(也就是李維漢)和蔡和森也是法國支部的創造人”。
  蔡和森同志在法國從事建黨活動的同時,還發起組織了多次革命斗爭。蔡和森同志等人組織的留法勤工儉學學生到法國后,遇到了很多困難,但華法教育會不僅不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還多方進行排斥和刁難,甚至迫害,于是蔡和森、王若飛等同志組織開展了同北洋政府、駐法公使館、華法教育會的斗爭。迫使駐法公館不得不解決留法學生的生活等困難。1921年6月,北洋政府企圖向法國政府借款來購買軍火,擴大內戰。蔡和森、周恩來、趙世炎等人領導開展了反對賣國借款的斗爭,斗爭取得了勝利,迫使法國政府宣布暫緩借款。1921年秋,北洋政府駐法公使館和法國當局,借勤工儉學的名義,抽歐洲各國募捐了一筆巨款,創辦了“里昂中法大學”。原來答應在法國招收一部分勤工儉學學生入學。但到開學時,蔡和森他們得到的消息,卻全是招收國內的富家子弟,因此,激起了留法勤儉學學生的義憤,于是蔡和森、周恩來、趙世炎等發起了一場“占里昂大學”的斗爭,9月21日,蔡和森同志率領100多名學生沖進里昂中法大學,占領了校舍,駐法公使館要求法國當局派警察拘捕了中國學生。9月21日上午,三百多名法國武裝警察包圍了學校,蔡和森等104名學生被拘捕。10月1日,他們在學校院內發起了絕食斗爭,反抗中國駐法公使館和法國當局的暴行。10月18日,法國當局給他們加上“擾亂治安”的罪名,無理的把蔡和森等104名留法學生武裝押上輪船,強行遣送回國。
  11月,蔡和森同志歸國后,由當時的黨的總書記陳獨秀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并留在黨中央擔任領導工作。他積極從事黨的實際工作,同時繼續研究馬列主義理論,特別是注意把馬列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研究中國現狀,探討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
  1922年上半年,蔡和森同志在黨中央工作期間,還兼抓社會主義青年團體工作。當時,青年團臨時中央局已經建立,辦公地點設在上海霞飛路漁陽里6號,蔡和森同志常駐這里,指導全國青年團的工作,同年5月5日,當選第一屆團中央執行委員。會議后,他為團中央主編機關報《先驅》,第7、8、9三期就是他主編的。
  7月黨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根據列寧和共產國際的意見,通過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向中國人民提出了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的主張,和經過民主革命到達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道路。蔡和森是大會文件起草人之一,對黨的革命綱領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貢獻。“二大”選舉蔡和森為中央委員,至“六大”均當選為中央委員。
  “二大”以后,負責編輯黨的機關報《向導》,大力宣傳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反復闡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向導》自創刊至1927年停刊,始終是蔡和森同志主編,他嘔心瀝血,夜以繼日地為《向導》組稿撰稿。光是署名“和森”的文章就有130篇,他在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就提出了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的論點,提出“戳穿了的紙老虎是嚇不住民眾勢力之發展的”,鼓舞革命人民要敢于同帝國主義、軍閥斗爭。他還批評了胡適等人提出的“好人政府”、“聯省自治”等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和國民黨人的錯誤觀點。《向導》對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發動和發展起了巨大作用。蔡和森同志在主編《向導》周報的同時,還撰寫了《俄國社會革命史》一書,系統地總結了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李大釗為推薦他這本書的出版,曾給胡適寫過2封信,陳獨秀也為他寫過6封信。
  1922年下半年他與向警予在上海創辦平民女校,蔡和森在這里講授過《社會進化史》。
  1922年9月,蔡和森由張繼介紹,孫中山親自主盟以個人名義加入了國民黨,成為國共合作的橋梁。
  1923年6月,黨在廣州舉行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著重討論了和孫中山國民黨合作的問題。蔡和森與毛澤東一同出席了會議。大會以投票的方式選舉陳獨秀(40)、蔡和森(37)、李大釗(37)、王荷波(34)、毛澤東(34)、朱少連(32)、譚平山(30)、項德隆(27)、羅章龍(25)為中央委員(根據瞿秋白紀錄)。蔡和森的高票當選,與其主編向導成績顯著,理論水平高等直接有關。會后他與毛澤東回到上海,一道在國民黨內做統戰工作。
  在這期間,蔡和森還在黨所創辦的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教授。1924年,他將自己在上海大學的講稿,綜合整理出版了《社會進化史》一書,他的這部書運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以及達爾文的社會進化論來論證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的一部杰作,全書15萬余字,從人類的起源,一直講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講《社會進化史》,詳細介紹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宣傳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蔡和森積極主張發展工農運動,以促進國民革命的發展并成為國民革命的“中堅”。他指出,工農階級是中國革命的“新動力”、“臺柱子”,只有依靠工農階級才能完成國民革命的使命。在1925年4月,他就提出建立農民武裝的問題,指出“農民運動之武裝的形式”的重要性。他向一切愿意革命的人們指出:“你們或是站在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真正革命階級(工農階級)方面,或是站在占全國人口百分之十以下的反革命階級(買辦階級和地主)方面。除此以外,沒有別的出路。”
  1925年5月,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在上海爆發,蔡和森同志在黨中央參與指導了這次運動。為了把這場斗爭推向全國去,他在自己主編的《向導》周報上,以中國共產黨的名義發表了《告全國民眾書》,很快地就把這場斗爭發展到了廣州、香港等城市。
  “五卅“運動后不久,蔡和森與向警予同志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六次擴大全會。蔡和森代表中共中央的致詞。會后,與李立三同志作為中共駐共產國際的代表,留在莫斯科。1925年底,他又在莫斯科中山大學作了《中國共產黨史的發展》長篇講演,詳細回顧了從建黨到1925年中央第二次擴大執委會議的歷史,對中國革命的性質、黨的歷史任務和各階級在革命中的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資產階級的兩面性,無產階級是“革命的領導階級”,農民是“工人階級的同盟軍”。這是我們黨的第一部黨史著作。
  1927年春,中國的大革命運動進入了高潮。共產國際派蔡和森同志回國加強對中國革命的領導。4月1日,他途經長沙時,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在教育會坪舉行歡迎大會。會上蔡和森同志以中共中央執行委員的身份作了重要演說。他4月1日的演說,刊登在4月2日的《湖南民報》上。文章對農民革命作了極其精辟的論述。他說:“現在革命的發展,第一當注重的是農運問題,農運是整個革命根本問題。”“誰能解決農民問題,誰即可以得天下。”他還特別強調必須注重“革命武裝問題”。他說:“根本問題在武裝農民起來。”他已敏銳的覺察到,蔣介石等國民黨右派在破壞革命,提醒革命派不要“犧牲農民利益而與右派妥協”。他的這篇演說,對農民革命作了精辟的論述,如同毛澤東同志后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樣,對湖南的農民運動起了很大的指導作用。
  1927年4月27日,黨在武漢的武昌小學禮堂舉行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蔡和森同志出席了這次會議,并被選為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黨的“五大”雖然通過了許多正確的決議,但是由于繼續選舉了陳獨秀為總書記,而他又背離了“五大”路線,致使大革命開始走向失敗。從黨的“五大”到八七會議,是中國革命嚴重困難時期。蔣介石已公開叛變,汪精衛由準備到實行叛變。在三個多月時期里,蔡和森作了巨大努力,提出許多重要意見,力圖挽救革命危機,使革命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5月17日,夏斗寅在湖北叛變。21日,許克祥在湖南叛變。蔡和森和李立三向中央提議,由葉挺部和中央軍校全部武力立即占領粵漢路,剿夏斗寅,再由粵漢路直取湖南為根據地,爾后取湖北和廣東,同時廣泛發展工農武裝,準備以革命暴動對付反革命暴亂。但魯易卻認為當時的中心問題還不是軍事問題,而是與所謂國民黨“左派”的關系問題。鮑羅廷和譚平山甚至參加了武漢國民黨中央的“馬日事變”調查團,指責工農運動“過火”,拒絕了蔡和森等的意見。
  “五大”以后,中央曾多次開會討論黨的工作方針,但共產國際兩位代表卻爭吵不休。鮑羅廷強調和國民黨的關系是中心問題,指責工農運動“過火”,認為當時只能減租減息,不能搞土地革命;魯易在“馬日事變”后雖主張反擊,但擔不出任何辦法。陳獨秀傾向鮑羅廷。蔡和森不同意他們的意見,主張把工作中心放在發展工農運動,擴大工農武裝,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對反動派堅決進行反擊。
  6月初,汪精衛到鄭州和馮玉祥舉行會議,反共傾向已明。為了擺脫困境,陳獨秀、鮑羅廷提出“東征”蔣介石;魯易、譚平山要求“南伐”廣東;蔡和森則主張解決兩湖問題。他指出,我們不要再為他人作嫁衣裳,伐來伐去,依然兩袖清風,我們應當堅定地自覺地發展我們的力量,建立我們的根據地,并具體擬定了兩湖議案。當時正接到共產國際的批評信,因此中央通過了兩湖決議案,并派出大批軍事干部赴湘準備暴動。但以后魯易又推翻了這個決定,雖然周恩來與魯易力爭,還是無濟于事。
  唐生智把部隊撤回武漢以后,明顯地暴露出他要鞏固自己在兩湖的地位和打擊共產黨的企圖。可是鮑羅廷卻極力拉攏唐生智經營東征,魯易極力拉攏汪精衛,他甚至將國際來信給汪看,結果給汪發動叛變以借口。當時蔡和森正在武昌毛澤東家養病,6月25日,他寫信給中央常委:“唐回湘后,反動態度既已如此明白,我們坐此靜待人家來處置,直無異魚游釜底!‘我們提議中央機關移設武昌,同時中央及軍部應即檢查自己的勢力,做一軍事計劃,以備萬一’”。這是在革命危急關頭應采取的正確方針,可是陳獨秀等沒有接受。
  7月初,根據共產國際指示,黨中央改組了政治局。從7月16日開始,蔡和森連寫七封信給中央常委,提議中央召開全體會議決定新方針,發動土地革命,發展革命武裝,并愿留湖南工作。但這些意見張國燾都未接受;周恩來主張武裝斗爭,張國燾也反對。
  蔡和森參加了黨的八七會議,在歷時僅一天的“八七”會議上,蔡和森同志先后作過4次發言。他與毛澤東等同志批判了陳獨秀的右頃錯誤,指出“過去一切錯誤都無五次大會后的錯誤那樣厲害”,并且在會上作了自我批評,說“我是過去政治局的一人,我應負此錯誤的責任”。堅決主張發動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蔡和森是秋收暴動的提案人之一,并再次要求赴湘參加秋收暴動,不必留政治局,同時提議毛澤東參加中央政治局。
  黨的“八七”會議后新的中央政治局雙決定派他到北方局去指導黨的工作。他一到北方局,就認真傳達貫徹黨的“八七”緊急會議精神,開展了整頓黨的組織的活動。9月24日,他在開津直隸省委改組會上作了《黨的機會主義史》的長篇報告。在北方局,蔡和森同志還寫了《北方工作決議案》、《致中央的信》、《關于順直問題的報告》等。
  1928年6月,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莫斯科舉行,蔡和森同志出席了大會。繼續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他對政治問題、職工運動和農民土地問題都作了發言。他在這些發言和隨后寫的《中國革命的性質及其前途》中,批判了右傾及“左”傾機會主義,論述了中國革命性質,農民問題和革命轉變問題等。蔡和森同志是4月離開上海赴莫斯科的。5月1日,向警予同志在武漢壯烈犧牲,他在莫斯科得這一消息后,非常悲痛,于7月22日寫了《向警予同志傳》,他在此傳中寫道“偉大的警予,英雄的警予,你沒有死,你永遠沒有死!你不是和森個人的愛人,像是中國無產階級永遠的愛人!”表達了對向警予深切的悼念。
  是年8月他從莫斯科歸國時。11月,他臥病上海時還帶病寫了《國民黨反革命統治下的辛亥革命紀念》和《中國革命的性質及其前途》兩篇重要文章,發表在《布爾什維克》第一、二卷上。
  1929年初,他作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再次來到了莫斯科。在這里,他參加了共產國際對陳獨秀主義的討論。大革命失敗后,陳獨秀等成為取消主義者,他們認為資產階級革命已經成功,現在只能進行合法運動,等資本主義充分發展以后再進行所謂社會主義革命,宣揚“二次革命論”。“左”傾機會主義者混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鼓吹“一次革命論”。蔡和森的發言稿《論陳獨秀主義》發表在《布爾什維克》第四卷上。批判了這些錯誤論調。他指出,中國革命既不同于西方資產階級革命,也不同于俄國十月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民權革命,這個革命的領導者已經不是資產階級而是無產階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無產階級不能超過資產階級的民權革命的道路,去達到社會主義革命”。蔡和森特別強調農民問題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指出“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無產階級政黨只有徹底發動農民,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建立工農政權,鞏固工農聯盟,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關于革命轉變問題,蔡和森說,中國共產黨向全國勞動群眾宣布,中國革命有社會主義前途,并且為爭取這個前途而努力奮斗。
  1931年初,蔡和森同志從莫斯科歸國。中央派他到香港去指導兩廣黨的工作。3月,他帶著家眷來到了香港。6月10日,由于叛徒出賣,他被英帝國主義間諜逮捕。6月12日,被引渡到廣州,不幸于8月4日,遭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槍殺,時年36歲。
  蔡和森同志一心為黨,一生為黨,對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中國人民是永遠記得他的。
  (作者羅紹志,系原中共雙峰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著有《蔡和森傳》等)
上一篇: 蔡濟黃 下一篇: 陳松山

蔡和森作品

網友關注

詩詞搜索

古詩詞大家

詩仙 詩圣 詩王 詩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賀
帝王也風騷
毛澤東李世民武則天 劉邦劉徹 乾隆
詩骨 詩杰 詩狂 詩家天子
陳子昂 王勃 賀知章 王昌齡
詩佛 詩囚 詩奴 詩豪
王維 孟郊 賈島 劉禹錫
詞妖
李清照李義辛棄疾
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 馬致遠 鄭光祖 白樸
唐宋八大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王安石曾鞏蘇軾蘇轍
小李杜
李商隱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禎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縉楊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都市| 镇安县| 同心县| 沙雅县| 东港市| 永善县| 镶黄旗| 金山区| 上栗县| 鱼台县| 上饶县| 临武县| 凉山| 怀宁县| 元朗区| 大同市| 滦南县| 芮城县| 读书| 贵德县| 陇西县| 临夏市| 临潭县| 唐山市| 什邡市| 察哈| 安阳县| 三穗县| 泌阳县| 贵溪市| 舟山市| 平顺县| 神木县| 惠来县| 姜堰市| 大名县| 鹰潭市| 大理市| 乌恰县| 荆门市|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