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韻律
略說韻律 詩詞創作要重視藝術性,并重幾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韻律”,要講究字詞的搭配、音調的和諧,在這些方面,古人有許多精辟的論述,這里就不引經據典了(有《詩品》、《詞品》、《曲品》等一套叢書,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閱)。
談到詩詞的韻律,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時期的沈約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詩中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講究平聲和仄聲的協調。
二是對偶,在韻文特別是格律詩中,對對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較嚴的,詩詞中一般是句對,在賦和八股文中還有多句對和段對。
三是押韻,指同韻的字在適當的地方(一般是停頓的地方),有規律地重復出現。這三個方面都來自于漢語語音的特點,就是單音節語素占優勢,有聲調。在詩詞寫作特別是格律詩寫作時平仄、對偶和押韻運用的好,運用的自然,可以使詩作增強音樂感,呈現韻律美;運用的不好,用得過多過濫,就會給人以生拼硬湊之感,甚至以文害義,六朝到初唐的駢體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這是每一個詩詞愛好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這里主要談談對押韻的看法。
在散體的語言中,押韻比較少見,但也不是沒有。常用押韻的是韻文(包括賦、詩、詞、曲等),韻文的意思就是用韻之文。押韻的格式一是逐句用韻,也就是一韻到底,這在有些唱詞、美文中能夠見到;二是隔句押韻,詩絕大多數是隔句押韻,只有開頭兩句可以都用韻,詞的情況比較復雜,既有逐句押韻,又有隔句押韻,還有隔多句押韻的。韻文用韻,多數是全篇一韻,較長的作品也有中間換韻的。 韻的情況,古今有很多不同。隋唐時代如《切韻》、《唐韻》等都分得很細,宋朝《廣韻》定為206韻,但由于有些韻可以“同用”,唐代實際用112韻,宋代用108韻,金元時合并為106韻。清朝的《佩文詩韻》集韻之大成,分為平、上、去、入四部分。平聲包括上平聲一東、二冬等15韻和下平聲一先、二蕭等15韻,上聲包括一董、二腫等29韻,去聲包括一送、二宋等30韻,入聲包括一屋、二沃等17韻,共106韻。學作古體詩,用韻上應首選《佩文詩韻》。
押韻以格律詩的要求最為嚴格,許多字如一東中的“終”、“風”、“公”和二冬的“鐘”、“峰”、“恭”,我們現在讀音一樣,律詩卻不能通押,如果通押,就犯了出韻的錯誤,就要遭人恥笑,考試就要落第。中唐以后,才逐漸出現鄰韻通押,如杜牧的《清明》詩用的十三元韻,但首句卻用了鄰韻十二文。詞押韻不那么嚴格,像平聲,詞就合并到了14韻。 押韻還有選韻和次韻的難易問題。作詩,主動地選韻或被動地限韻,會碰到難易問題。像平聲中的四支、十一真等,包含的字多,選用就容易,稱為寬韻;而像五微、十二文等韻,包含的字較少,選用就難,稱為窄韻;還有些韻,如三江、十五咸等,包含的字更少,選用很難,稱為險韻;而像有些朋友“限韻”,則跡近于文字游戲了。詩友寫詩填詞時一定要注意韻部的選擇。 宋代以后,和別人詩習慣要次韻或稱為步韻,也可以看作是“限韻”的一種,不少文人喜歡玩這種押韻雜技,于高難動作中見功夫。蘇東坡有一首次韻詩,就寫得精煉自然:“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以上說了這么多,是不是說要大家作詩都要用韻,不用韻就不是好詩呢?恰恰相反,我們是提倡推陳出新的,“處處拘泥格律,反而損害了詞的意境,同時也降低了詞的藝術性。詞律是為人服務的,我們不能反成為其奴隸而讓思想內容去遷就格律。” 只是要大家對“陳”有所了解,然后出“新”。何況詩友們常常要做韻文,也有些朋友喜歡依舊格律做詩詞,這時候可以格律從舊,保留舊格律的合理部分,如粘、對、韻等,而在讀音上卻完全從今。實際上,我們在讀古代詩詞時已經這樣做了。像“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中的“斜”,除了古文研究者外,還有誰念“xia”呢? 今韻中,現在成系統的有多種,推薦大家用《中華新韻》的新詩韻,包括一麻、二波、三歌等共18部,每一韻又分陰平、陽平、上、去四種聲調,這是根據普通話的語音規定的,用它押韻,自然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另外,戲曲中慣用的十三轍也是不錯的。熟悉今韻,活用格律,用今音作新體韻文,是一定會出佳作的。
有些詩友認為寫古體詩特別是填詞不用古韻就不是“詞”,個人認為是不妥的。
網友關注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4)
- 什么是格律詩?
- 元曲四大家
- 宋詞簡介
- 詩經和楚辭的不同比較研究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6)
- 《詩經》的特色和影響
- 飲水詞納蘭性德
- 煉字與煉意
- 元曲曲牌名
- 屈原寫《離騷》的背景
- 宋詞入門知識
- 重陽節簡介
- 樂府詩集
- 西江月詞牌釋義
- 對仗淺談
- 藏頭詩知識
- 重陽詩篇
- 古詩十九首
- 平仄詩二十八式格律表
- 樂府詩集簡介
- 舊體詩格律
- 端午節簡介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 關于詩詞格律(一)
- 詞學名詞解釋
- 《花間集》簡介論文資料
- 春節名稱的歷代變化
- 宋詞起源來源
- 略說韻律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1)
- 元曲來源元曲起源
- 論語簡介
- 詩韻舉要
- 怎樣識別古代的入聲字
- 關于詩詞格律(二)
-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 什么是對聯
- 宋詞與元曲比較區別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9)
- 什么是宋詞詞牌名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7)
- 李景與李煜
- 人間詞話 王國維
-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出自哪首詩
- 除夕的起源以及習俗簡介以及除夕詩詞
- 唐詩發展歷史
- 楚辭的名稱和來源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3)
- 對聯之起源
- 中秋節來源 中秋節詩詞 月餅別名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2)
- 重陽節的習俗
- 詩經概述
- 離騷簡介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1)
- 杜工部草堂詩話
- 重陽節的起源
- 押韻八戒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8)
- 什么是七言詩、五言詩詩?
- 填詞雜說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5)
精品推薦
- 固原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墨玉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3℃
- 樂都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氣溫:26/11℃
- 屯昌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6/24℃
- 永靖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7℃
- 庫爾勒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2℃
- 達坂城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萬寧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潛江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21℃
- 平安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