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為六絕句
詩人:杜甫 朝代:唐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
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于漢魏近風騷。
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才力應難夸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后塵。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
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于漢魏近風騷。
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才力應難夸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后塵。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戲為六絕句古詩賞析
清人李重華在《貞一齋詩話》里有段評論杜甫絕句詩的話:
七絕乃唐人樂章,工者最多。……李白、王昌齡后,當以劉夢得為最。緣落筆朦朧縹緲,其來無端,其去無際故也。杜老七絕欲與諸家分道揚鑣,故爾別開異徑。獨其情懷,最得詩人雅趣。……
他說杜甫“別開異徑”,在盛唐七絕中走出一條新路子,這是熟讀杜甫絕句的人都能感覺到的。除了極少數篇章如《贈花卿》、《江南逢李龜年》等外,他的七絕確是與眾不同。
首先,從內容方面擴展了絕句的領域。一切題材,感時議政,談藝論文,紀述身邊瑣事,凡能表現于其他詩體的,他同樣用來寫入絕句小詩。
其次,與之相聯系的,這類絕句詩在藝術上,它不是朦朧縹緲,以韻致見長之作;也缺乏被諸管弦的唱嘆之音。它所獨開的勝境,乃在于觸機成趣,妙緒紛披,讀之情味盎然,有如圍爐閑話,剪燭論心;無論感喟歔欷,或者嬉笑怒罵,都能給人以親切、真率、懇摯之感,使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樸質而雅健的獨特風格,是耐人咀嚼不盡的。
《戲為六絕句》(以下簡稱《六絕句》)就是杜甫這類絕句詩標本之一。
以詩論詩,最常見的形式是論詩絕句。它,每首可談一個問題;把許多首連綴成組詩,又可見出完整的藝術見解。在我國詩歌理論遺產中,有不少著名的論詩絕句,而最早出現、最有影響的則是杜甫的《六絕句》。
《六絕句》作于上元二年(761),前三首評論作家,后三首揭示論詩宗旨。其精神前后貫通,互相聯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六絕句》第一首論庾信。杜甫在《春日憶李白》里曾說,“清新庾開府”。此詩中指出庾信后期文章(兼指詩、賦),風格更加成熟:“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健筆凌云,縱橫開闔,不僅以“清新”見長。唐代的“今人”,指手劃腳,嗤笑指點庾信,適足以說明他們的無知。因而“前賢畏后生”,也只是諷刺的反話罷了。
第二、三首論初唐四杰。初唐詩文,尚未完全擺脫六朝藻繪余習。第二首中,“輕薄為文”,是時人譏哂“四杰”之辭。史炳《杜詩瑣證》解此詩云:“言四子文體,自是當時風尚,乃嗤其輕薄者至今未休。曾不知爾曹身名俱滅,而四子之文不廢,如江河萬古長流。”
第三首,“縱使”是杜甫的口氣,“盧王操翰墨,劣于漢魏近風騷”則是時人哂笑四杰的話(詩中盧王,即概指四杰)。杜甫引用了他們的話而加以駁斥,所以后兩句才有這樣的轉折。意謂即便如此,但四杰能以縱橫的才氣,駕馭“龍文虎脊”般瑰麗的文辭,他們的作品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這三首詩的用意很明顯:第一首說,觀人必觀其全,不能只看到一個方面,而忽視了另一方面。第二首說,評價作家,不能脫離其時代的條件。第三首指出,作家的成就雖有大小高下之分,但各有特色,互不相掩。我們應該恰如其分地給以評價,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向前人學習。
這些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這三首詩的意義,遠不止這些。
魏、晉六朝是我國文學由質樸趨向華彩的轉變階段。麗辭與聲律,在這一時期得到急劇的發展,詩人們對詩歌形式及其語言技巧的探求,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而這,則為唐代詩歌的全面繁榮創造了條件。然而從另一方面看來,六朝文學又有重形式、輕內容的不良傾向,特別到了齊、梁宮體出現之后,詩風就更淫靡萎弱了。
因此,唐代詩論家對六朝文學的接受與批判,是個極為艱巨而復雜的課題。
當齊、梁余風還統治著初唐詩壇的時候,陳子昂首先提出復古的主張,李白繼起,完成了廓清摧陷之功。“務華去實”的風氣扭轉了,而一些胸無定見、以耳代目的“后生”、“爾曹”之輩卻又走向“好古遺近”的另一極端,他們尋聲逐影,竟要全盤否定六朝文學,并把攻擊的目標指向庾信和初唐四杰。
庾信總結了六朝文學的成就,特別是他那句式整齊、音律諧和的詩歌以及用詩的語言寫的抒情小賦,對唐代的律詩、樂府歌行和駢體文,都起有直接的先導作用。在唐人的心目中,他是最有代表性的近代作家,因而是非毀譽也就容易集中到他的身上。至于初唐四杰,雖不滿于以“綺錯婉媚為本”的“上官體”,但他們主要的貢獻,則是在于對六朝藝術技巧的繼承和發展,今體詩體制的建立和鞏固。而這,也就成了“好古遺近”者所謂“劣于漢魏近風騷”的攻擊的口實。
如何評價庾信和四杰,是當時詩壇上論爭的焦點所在。杜甫抓住了這一焦點,在《六絕句》的后三首里正面說了自己的看法。
“不薄今人愛古人”中的“今人”,指的是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杜甫之所以愛古而不薄今,是從“清詞麗句必為鄰”出發的。“為鄰”,即引為同調之意。在杜甫看來,詩歌是語言的藝術,“清詞麗句”不可廢而不講。更何況庾信、四杰除了“清詞麗句”而外,尚有“凌云健筆”、“龍文虎脊”的一面,因此他主張兼收并蓄:力崇古調,兼取新聲,古、今體詩并行不廢。“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當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
但是,僅僅學習六朝,一味追求“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一類的“清詞麗句”,雖也能賞心悅目,但風格畢竟柔媚而淺薄;要想超越前人,必須恢宏氣度,縱其才力之所至,才能掣鯨魚于碧海;于嚴整體格之中,見氣韻飛動之妙;不為篇幅所窘,不被聲律所限,從容于法度之中,而神明于規矩之外。要想達到這種藝術境界,杜甫認為只有“竊攀屈宋”。因為《楚辭》的精采絕艷,是千古詩人的不祧之祖。由六朝而上追屈、宋,才能如劉勰所說:“酌奇而不失其真,玩華而不墜其實,則顧盼可以驅辭力,咳唾可以窮文致”(《文心雕龍·辨騷》),不至于沿流失源,墮入齊、梁輕浮側艷的后塵了。
杜甫對六朝文學既要繼承、也要批判的思想,集中表現在“別裁偽體”、“轉益多師”上。
《六絕句》的最后一首,前人說法不一。這里的“前賢”,系泛指前代有成就的作家(包括庾信、四杰)。“遞相祖述”,意謂因襲成風。“遞相祖述”是“未及前賢”的根本原因。“偽體”之偽,癥結在于以模擬代替創造。真偽相混,則偽可亂真,所以要加以“別裁”。創造和因襲,是杜甫區別真、偽的分界線。只有充分發揮創造力,才能直抒襟抱,自寫性情,寫出真的文學作品。庾信之“健筆凌云”,四杰之“江河萬古”,乃在于此。反之,拾人牙慧,傍人門戶,必然是沒有生命力的。堆砌詞藻,步齊、梁之后塵,固然是偽體;而高談漢、魏的優孟衣冠,又何嘗不是偽體?在杜甫的心目中,只有真、偽的區別,并無古、今的成見。
“別裁偽體”和“轉益多師”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別裁偽體”,強調創造;“轉益多師”,重在繼承。兩者的關系是辯證的。“轉益多師是汝師”即無所不師而無定師。這話有好幾層意思:無所不師,故能兼取眾長;無定師,不囿于一家,雖有所繼承、借鑒,但并不妨礙自己的創造性。此其一。只有在“別裁偽體”區別真偽的前提下,才能確定“師”誰,“師”什么,才能真正做到“轉益多師”。此其二。要做到無所不師而無定師,就必須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學習別人的成就,在吸取的同時,也就有所揚棄。此其三。在既批判又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造,熔古今于一爐而自鑄偉辭,這就是杜甫“轉益多師”、“別裁偽體”的精神所在。
《六絕句》雖主要談藝術方面的問題,但和杜甫總的創作精神是分不開的。詩中“竊攀屈宋”、“親風雅”則是其創作的指導思想和論詩的宗旨。
這六首小詩,實質上是杜甫詩歌創作實踐經驗的總結,詩論的總綱;它所涉及的是關系到唐詩發展中一系列的重大理論問題。在這類小詩里發這樣的大議論,是前所未有的。詩人即事見義,如地涌泉,寓嚴正筆意于輕松幽默之中,娓娓而談,莊諧雜出。李重華說杜甫七絕“別開異徑”,正在于此。明乎此,這詩之所以標為《戲為六絕句》,也就不煩辭費了。
(馬茂元)
(部分詩詞沒有注釋,我們正在完善,請諒解!)
網友關注
- 弟子規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贈術者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題趙大年小影
- 甲辰歲朝把筆
-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墻頭花
- 邑圃池上
- 厖蚓圖
- 游金精次韻
- 夜泊法忍寺
- 斬偶行
- 臨安客中
- 招石希孟朝飯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賣鏡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丞
- 種石菖蒲
- 觀博陽山火
- 贈筆工吳升
- 客中思家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拜范文正公祠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江樓遲客
- 詩談
- 送放生池碑
- 種水芭蕉
- 何氏書堂
- 登普滿塔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題墨蘭圖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庚辰除夕
- 上習庵陳先生
- 五更
- 折枝
- 南林張園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經過
- 題高氏煙雨館
- 養鸂鶒
- 重賦暨邑池亭
- 九里松馬上作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題照禪師道場
- 安吉州賦牡丹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辛巳除夕
- 囧是……
- 和帑院叔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
- 尤美亭
- 古劍詞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詠史贈王侍御
- 早春牡丹
- 夜飲歸戲作
- 見與不見
- 曲澗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山行晚歸
- 食雪
- 題水仙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寄湯帳干
- 九三月丹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買硯碑
精品推薦
- 五指山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3℃
- 城中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博湖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2℃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冠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隴南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
- 阿克陶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城北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阿瓦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