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到韶山古詩賞析
【注釋】
①到韶山:韶山在湖南省湘潭縣,是作者的故鄉(xiāng)。一九二七年一月,毛澤東在湖南考察農民運動時曾回到韶山。三個月以后,蔣介石發(fā)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隨后五月二十一日湖南軍閥許克祥在長沙襲擊省總工會、省農民協(xié)會等革命團體,屠殺革命群眾,這就是馬日事變(舊時用韻目代日期,馬日即二十一日)。當時韶山成立了農民自衛(wèi)軍,拿著槍和梭標,準備配合其他農民武裝力量進攻長沙。后來反動軍隊大舉進攻韶山,農民自衛(wèi)軍在英勇抵抗后失敗。作者在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重返韶山,離一九二七年一月已經三十二年多。這首詩便是對于三十二年來的斗爭和勝利的概括。
②別夢依稀咒逝川:參看《水調歌頭·游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注。久別重歸,又喚起了已依稀如夢的斗爭和失敗的回憶。
③戟(jǐ):古代的一種刺殺武器。
④黑手高懸霸主鞭:黑手,反革命的血腥魔掌。霸主,指蔣介石。本句和頷聯(lián)出句,是寫那個時期的階級斗爭。
⑤菽:豆類的總稱。
②別夢依稀咒逝川:參看《水調歌頭·游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注。久別重歸,又喚起了已依稀如夢的斗爭和失敗的回憶。
③戟(jǐ):古代的一種刺殺武器。
④黑手高懸霸主鞭:黑手,反革命的血腥魔掌。霸主,指蔣介石。本句和頷聯(lián)出句,是寫那個時期的階級斗爭。
⑤菽:豆類的總稱。
【譯文】
離別后多少夢境在詛咒歲月的流逝,我的故鄉(xiāng)啊與你一別已過了三十二年。紅旗漫卷吹動農民的武裝,而敵人卻高高舉起霸主的皮鞭。因為太多的壯志才會有犧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換一副新顏。再喜看大片莊稼如浪濤滾滾,盡是農民英雄們在暮色中收工歸來。
【賞析】
1911年,毛澤東第一次走出故鄉(xiāng)韶山到長沙求學。臨行時他還改寫了一首詩以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這一年他只有十七歲。1959年,毛澤東回到久違的故鄉(xiāng),又寫了一首詩抒發(fā)情懷,此時他已是六十六歲的老人了。久別回鄉(xiāng),且有是老大還家,人世滄桑怎能不引起詩人的無限感慨!自古以來以老大還家為題材的詩篇數不勝數,感舊傷時是這類作品的共同基調。而毛澤東作為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的心里裝著億萬中國人民,他所關心的首先是革命事業(yè)。這手七律詩就鮮明地體現著他那高遠的思想境界。
首聯(lián)“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表明詩人對故鄉(xiāng)懷有一片深情,也交代自己離別故鄉(xiāng)已經很就了。“逝川”指三十而年前的歲月。“咒”字是對時間流逝之快的感嘆,這個動詞煉得極好,十分新警。
頷聯(lián)緊接上文“三十二年前”,是對1927年大革命是的歷史情景的回憶:“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紅旗”和“黑手”,在視覺色彩和感情色彩上都形成鮮明的對比,有力地突出了當時階級斗爭的尖銳激烈。1926年至1927年,隨著北伐戰(zhàn)爭的進展,農民運動也掀起了高潮,。也就在1927年,蔣介發(fā)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湖南也發(fā)生了“馬回事變”。一時間反革命勢力群魔亂舞,向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大開殺戒。但是無論敵人怎樣囂張,革命者都不會被嚇倒。“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戰(zhàn)友們的犧牲,更加激起革命者對敵人的仇恨和推翻反動統(tǒng)治的決心。頸聯(lián)這兩句是全詩的重點,含義深刻。首先,它概括總結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精神。數十年來,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戰(zhàn)士為了人民的事業(yè),為了中國革命而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這兩句詩飽含著詩人對烈士們的深切懷念。此外,這兩句詩還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它教育和啟迪著當代人:新中國是無數的先烈和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它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在寫法上,詩人采用了因果關系的句式來表現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它是議論,也是抒情。“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是對上句“壯志”的具體說明。兩句的重心集中在一個“敢”字。敢是膽量,是勇氣,是革命精神的具體體現。詩人采用這樣的句式結構,不僅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具體內涵,而且也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崇高偉大。如果說“紅旗卷起農奴戟”是用凝重的筆調描寫了革命者的行動,那么這浪句就是用高亢的筆調描寫了革命者的精神。
最后,詩人從歷史的萬千追憶中轉回到現實。眼前的現實正是革命者孜孜追求的“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首聯(lián)中“咒”字所表達的是詩人對時間飛快流逝的悵恨之情,在這里已完全被“喜”字的歡快情緒所代替了。“遍地英雄”是昔日農奴的后代,也是革命者的后代,他們繼承先輩的遺志,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了韶山的豐收景象。他們戰(zhàn)天斗地,改造山河,理所當然也是英雄。毛澤東親眼看到革命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后繼有人,心里怎能不激動?
十七歲的毛澤東對世界充滿著憧憬,他的眼前是一條等待開拓的人生之路。他以年輕人血氣方剛的熱情踏上了征程,他那以四海為家的豪邁情懷顯露著年輕人特有的激進與單純。而年逾花甲的毛澤東重回韶山之時,他已是黨和國家的領袖,他的心里裝著整個中國和世界,因而,當他重歸故里而不是乍出鄉(xiāng)關、回首往事而不是憧憬未來的時候,他的詩顯得是那樣的深沉和厚實。他對故鄉(xiāng)的深情,不在對自己親人和往事的留戀,也不在對故鄉(xiāng)風土人情的頌美,而在于對三十二年來故鄉(xiāng)人民火熱的斗爭生活的重溫和贊揚。盡管1959年,年輕的共和國由于國際國內的天災人禍,正陷入困境,毛澤東對此憂心忡忡,但作為一位浪漫詩人,他在故鄉(xiāng)、在歷史中尋找到了一種精神力量。中國人民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都能夠不怕犧牲、前仆后繼地去戰(zhàn)勝一切敵人,現在暫時的困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這給詩人以莫大的安慰,使詩人內心充滿了激情。在這種心情下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也飽含了這種激情。因此,詩以寫實為主,也不乏浪漫的情調。
這首詩寫得大喜大悲,氣勢宏大豪放,。全詩以人民英雄為主角,肯定了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真理。在內容上可謂博大精深,在藝術上也獨具匠心。它熔記敘、抒情和議論為一體,同時運用了多種對比的藝術手法,如時間上的昔與今對比,色彩上紅與黑對比,感情上咒與喜對比等等,通過對比在總體格調上形成了從灰暗凝重到明朗歡快的旋律,使詩的境界大為開闊。
首聯(lián)“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表明詩人對故鄉(xiāng)懷有一片深情,也交代自己離別故鄉(xiāng)已經很就了。“逝川”指三十而年前的歲月。“咒”字是對時間流逝之快的感嘆,這個動詞煉得極好,十分新警。
頷聯(lián)緊接上文“三十二年前”,是對1927年大革命是的歷史情景的回憶:“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紅旗”和“黑手”,在視覺色彩和感情色彩上都形成鮮明的對比,有力地突出了當時階級斗爭的尖銳激烈。1926年至1927年,隨著北伐戰(zhàn)爭的進展,農民運動也掀起了高潮,。也就在1927年,蔣介發(fā)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湖南也發(fā)生了“馬回事變”。一時間反革命勢力群魔亂舞,向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大開殺戒。但是無論敵人怎樣囂張,革命者都不會被嚇倒。“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戰(zhàn)友們的犧牲,更加激起革命者對敵人的仇恨和推翻反動統(tǒng)治的決心。頸聯(lián)這兩句是全詩的重點,含義深刻。首先,它概括總結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精神。數十年來,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戰(zhàn)士為了人民的事業(yè),為了中國革命而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這兩句詩飽含著詩人對烈士們的深切懷念。此外,這兩句詩還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它教育和啟迪著當代人:新中國是無數的先烈和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它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在寫法上,詩人采用了因果關系的句式來表現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它是議論,也是抒情。“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是對上句“壯志”的具體說明。兩句的重心集中在一個“敢”字。敢是膽量,是勇氣,是革命精神的具體體現。詩人采用這樣的句式結構,不僅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具體內涵,而且也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崇高偉大。如果說“紅旗卷起農奴戟”是用凝重的筆調描寫了革命者的行動,那么這浪句就是用高亢的筆調描寫了革命者的精神。
最后,詩人從歷史的萬千追憶中轉回到現實。眼前的現實正是革命者孜孜追求的“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首聯(lián)中“咒”字所表達的是詩人對時間飛快流逝的悵恨之情,在這里已完全被“喜”字的歡快情緒所代替了。“遍地英雄”是昔日農奴的后代,也是革命者的后代,他們繼承先輩的遺志,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了韶山的豐收景象。他們戰(zhàn)天斗地,改造山河,理所當然也是英雄。毛澤東親眼看到革命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后繼有人,心里怎能不激動?
十七歲的毛澤東對世界充滿著憧憬,他的眼前是一條等待開拓的人生之路。他以年輕人血氣方剛的熱情踏上了征程,他那以四海為家的豪邁情懷顯露著年輕人特有的激進與單純。而年逾花甲的毛澤東重回韶山之時,他已是黨和國家的領袖,他的心里裝著整個中國和世界,因而,當他重歸故里而不是乍出鄉(xiāng)關、回首往事而不是憧憬未來的時候,他的詩顯得是那樣的深沉和厚實。他對故鄉(xiāng)的深情,不在對自己親人和往事的留戀,也不在對故鄉(xiāng)風土人情的頌美,而在于對三十二年來故鄉(xiāng)人民火熱的斗爭生活的重溫和贊揚。盡管1959年,年輕的共和國由于國際國內的天災人禍,正陷入困境,毛澤東對此憂心忡忡,但作為一位浪漫詩人,他在故鄉(xiāng)、在歷史中尋找到了一種精神力量。中國人民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都能夠不怕犧牲、前仆后繼地去戰(zhàn)勝一切敵人,現在暫時的困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這給詩人以莫大的安慰,使詩人內心充滿了激情。在這種心情下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也飽含了這種激情。因此,詩以寫實為主,也不乏浪漫的情調。
這首詩寫得大喜大悲,氣勢宏大豪放,。全詩以人民英雄為主角,肯定了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真理。在內容上可謂博大精深,在藝術上也獨具匠心。它熔記敘、抒情和議論為一體,同時運用了多種對比的藝術手法,如時間上的昔與今對比,色彩上紅與黑對比,感情上咒與喜對比等等,通過對比在總體格調上形成了從灰暗凝重到明朗歡快的旋律,使詩的境界大為開闊。
網友關注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古劍詞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安吉州賦牡丹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買硯碑
- 庚辰除夕
- 題高氏煙雨館
- 南林張園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何氏書堂
- 夜泊法忍寺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辛巳除夕
- 九里松馬上作
- 游金精次韻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見與不見
- 送放生池碑
- 招石希孟朝飯
- 種水芭蕉
- 江樓遲客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客中思家
- 山行晚歸
- 重賦暨邑池亭
- 折枝
- 里中康節(jié)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臨安客中
- 厖蚓圖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夜飲歸戲作
- 食雪
- 和帑院叔
- 拜范文正公祠
- 題水仙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九三月丹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種石菖蒲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囧是……
- 早春牡丹
- 題墨蘭圖
- 題照禪師道場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題趙大年小影
- 邑圃池上
- 曲澗
- 詠史贈王侍御
- 寄湯帳干
- 五更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上習庵陳先生
- 經過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斬偶行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觀博陽山火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贈筆工吳升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詩談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弟子規(guī)
- 甲辰歲朝把筆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登普滿塔
- 養(yǎng)鸂鶒
- 贈術者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jiān)丞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賣鏡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yè)
- 尤美亭
- 墻頭花
精品推薦
- 五指山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3℃
- 城中區(qū)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博湖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2℃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冠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隴南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白堿灘區(qū)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
- 阿克陶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城北區(qū)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阿瓦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