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憶黃山
詩人:汪莘 朝代:宋
三十六峰,
三十六溪,
長鎖清秋。
對孤峰絕頂,
云煙競秀;
懸崖峭壁,
瀑布爭流。
洞里桃花,
仙家芝草,
雪后春正取次游。
親曾見,是龍潭白晝,
海涌潮頭。
當年黃帝浮丘,
有玉枕玉床還在不?
向天都月夜,
遙聞鳳管;
翠微霜曉,
仰盼龍樓。
砂穴長紅,
丹爐已冷,
安得靈方聞早修?
誰如此,問源頭白鹿,
水畔青牛。
三十六溪,
長鎖清秋。
對孤峰絕頂,
云煙競秀;
懸崖峭壁,
瀑布爭流。
洞里桃花,
仙家芝草,
雪后春正取次游。
親曾見,是龍潭白晝,
海涌潮頭。
當年黃帝浮丘,
有玉枕玉床還在不?
向天都月夜,
遙聞鳳管;
翠微霜曉,
仰盼龍樓。
砂穴長紅,
丹爐已冷,
安得靈方聞早修?
誰如此,問源頭白鹿,
水畔青牛。
沁園春 憶黃山古詩賞析
黃山,是馳名中外的風景區是中國名山之一。本名黟山,因傳說為黃帝棲真飛升之地,故唐代改名黃山。黃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之勝,被稱為黃山四絕。
在宋詞中,寫黃山的作品不是很多,而寫得好的更是鳳毛麟角,只有汪莘這首詞,可謂不可多得。在這首詞中 ,作者仿佛在讀者面前打開一座神界仙山,想象豐富,情思變化多端,筆觸多樣,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千姿百態的秀麗景色,使人應接不暇。詞的上片 ,描寫黃山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的壯麗風光。
下片則以動人的神話傳說寫黃山的奇情異彩。從起句開篇,詞人即縱筆揮灑,連刷三句,整體上繪出黃山雄偉瑰麗的畫面:“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所謂三十六峰,不是實指,乃概略之數。黃山有天都、蓮花等三十六大峰,玉屏、始信等三十二小峰。或巍峨雄偉,橫絕天表;或清秀雋美,流丹映彩。層巒疊嶂,屏張錦繡,爭奇斗艷,千姿百態。黃山地處皖南山區,百千峭峰,摩天戛日,老樹古木 ,郁郁蒼蒼,雖在赤日炎炎的盛夏,猶然涼爽如秋,所以說“長鎖清秋” 。清字,不僅說氣候清涼,也是說景色清幽。
而“鎖”字則點出清秋常在,獨存山中之意。接下去的四句,采取分鏡頭寫法,捕捉典型的景觀,細致刻畫黃山山水勝境 :“對孤峰絕頂,云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 “對”字為領格字,直領四句。一二、三四句各為一組,分寫孤峰云煙、懸崖瀑布。而一三、二四則是隔句對仗,謂之扇面對。其中一三句又是句中對仗,謂之當句對。包容交錯,如夜珠走盤,有往復迴環之美。這四句的寫景妙處,在于競秀、爭流的動態美。那孤峙飛聳的山巔絕頂,彩云繚繞,輕煙裊裊,或細如絲縷,柔如薄紗;或迷茫如海,橫際無涯。忽聚忽散,離合變化,各逞奇姿 ,互競秀色,氣象萬千。而懸崖之上峭壁之前的瀑布 ,飛流直下,素練遙掛,噴珠濺雪,爭瀉深潭,令人魂魄搖蕩。總起來說,這四句筆落情至,語出景現,無刻意雕鑿之痕而有信手拈來渾然天成之美。言簡意賅,情韻俊秀。
詞人多年屏居黃山,耽于自然的山水情懷、云林雅趣,使他不知疲倦地遍游山中勝境,甚至不顧寒冷,踏雪覓勝,所以詞中寫了“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頭兩句根據傳說寫成。相傳黃山煉丹峰的煉丹洞里,有二桃,毛白異色 ,為仙家之物,“洞里桃花”即指此。“仙家芝草”,則指服之可以成仙的靈芝草。相傳黃山軒轅峰為黃帝采芝處,今峰下有采芝源。寫仙桃與仙草,既點出黃山異景,也點出它的非凡的經歷 。深山靈秘,正是尋幽探險的最好去處,雖在初春正月,詞人游興仍很高,雪過天晴之后便進山了 。這三句中,“雪后”一句乃倒提之筆,點明入山尋訪仙物時的天氣、季節和急切心情。當他在進山路上,經過白龍潭時,忽然想起曾見過的奇景,于是再追述一筆,寫了“親曾見,是龍潭白晝,海涌潮頭”。
這里用“親曾見”三字先作交代,表明所寫奇景乃是親眼所見的實在之景,并非道聽途說,或是憑空想象的虛幻之景 。所說“龍潭”,即白龍潭,在桃花溪上游、白云溪白龍橋下。在那里 ,白云溪受眾壑之水,瀉入白龍潭。每逢大雨傾盆之時,激流怒注,潭中之水有如雷輥霆擊,虎嘯龍吟,其勢洶涌澎湃,如海潮翻滾,白浪蹴空,令人神駭心驚,不敢逼視。詞人用“海涌潮頭”四字加以形容,確實恰到好處。
過片兩句:“當年黃帝浮丘,有玉枕玉床還在不?”用“當年”二字提引,點明回敘之意,也見出黃帝浮丘仿佛確曾棲隱于黃山。據說,在遙遠的古代,浮丘公曾來黃山煉丹峰煉得仙丹八粒,黃帝服其七粒,于是與浮丘公一起飛升而去。至今,煉丹峰上,浮丘公煉丹所用的鼎爐 、灶穴、藥杵、藥臼仍然依稀可辨。
峰下還有煉丹源、洗藥溪呢。靈山仙跡 ,神奇動人。可是,詞人撇開這些不問,而獨獨問到玉枕玉床,說明別的靈跡都已見到,而枕臥之具卻未曾尋得。想象之中,這本是應該有的 ,如今不見了,卻不肯直說,而故意搖曳筆姿 ,問出“還在不”三字,親切自然,妙有靈動之感。接下去,詞人想入非非,進入幽渺的神話境界,以“向”字切入,領起四個四言秀句:“向天都月夜 ,遙聞鳳管;翠微霜曉,仰盼龍樓。”所說的天都,即黃山主峰之一的天都峰。其高度雖略低于蓮花峰和光明頂,但它風姿峻偉,氣勢磅礴,拔地聳天,雄冠群山,因尊稱之為天帝神都,故名曰“天都”。
“鳳管”,即鳳簫 。相傳春秋時有蕭史善吹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蕭史教弄玉吹簫作鳳鳴,引鳳來歸,穆公為之筑鳳臺。后蕭史、弄玉俱乘鳳而去。鳳簫之名即由此而得 。這里說“遙聞鳳管”,則由望仙峰傳說推想而來。相傳黃帝 、浮丘從黃山望仙峰飛升時,彩云中遙聞有弦歌之聲,黃帝在仙樂接引下駕云而去,后來就有了望仙峰的名稱,而峰下之溪則因此得名為弦歌溪 。詞人想,天都峰是黃帝聚會眾神之所,“中天開帝庭 ,百靈此朝饗”,當其降臨之時也該是仙樂齊奏的,故而揉合望仙、天都兩峰傳說,寫了“向天都月夜 ,遙聞鳳管”。這兩句不僅描繪出夜宿黃山的奇情逸趣和靈異境界,而且點帶出天都峰下月灑清輝、山幽峰秀的清美景色。黃山之夜是美的,黃山之晨也是美的 ,所以后面兩句“翠微霜曉,仰盼龍樓”,轉而描繪黃山翠微峰的清麗風光。翠微峰位于黃山后海,為三十六大峰之一。山上古樹參天,修竹遍地,郁郁蔥蔥,蒼翠可愛,故名之曰翠微。山下有翠微寺,為唐代麻衣禪師道場 。他曾飛錫穿穴而得神泉。龍樓,是由大氣折射作用所生成的一種空中幻影,俗稱之為蜃樓。古人以蜃屬蛟龍一類的神異動物,能吁氣作樓臺城郭之狀,故以蜃樓、龍樓稱之 。這種自然奇觀,在黃山不常見到。故而當翠微霜天拂曉,晨光曦微之際,詞人翹首仰盼,渴望幸得一見山中蜃樓奇景。他那舉首凝目的神態、執意追求奇趣的情懷,活潑潑地表露出一顆熱愛自然的純真童心。神奇的黃山給予詞人的實在太豐富了。可是那些神奇的故事畢竟都是遙遠的過去的事情。詞人來黃山時,雖然靈宅仙窟遺跡猶存,但已非昔日風貌。想到這里,不免有渺茫悵惘之感,于是寫出了:“砂穴長紅,丹爐已冷 ,安得靈方聞早修?”這三句的大意說:浮丘公提煉丹砂的石穴之色 ,雖依然長紅,可是丹爐火盡,早已冷卻了,又怎能得到仙方靈丹,趕早修煉成仙呢?問到這謎一樣的事情,自然無人能答,似乎難以寫下去。然而詞人卻繞旋回折,點借仙物,寫出結末三句:“誰知此,問源頭白鹿,水畔青牛。”“誰知此”三字,是就上句所問再作騰挪,而不即刻作答,象是“千呼萬喚始出來”,饒有韻味。究竟有誰知道這些服丹成仙的事呢?
詞人說只有去問源頭的白鹿和水畔的青牛了。顯然這白鹿青牛定非尋常之物。原來,相傳浮丘公曾在黃山石人峰下駕鶴馴鹿 ,留下了駕鶴洞、白鹿源的遺跡。白鹿既是浮丘公當年馴化的,想來定然應該知曉仙人的靈秘。而那水畔青牛也有一段非凡的經歷。相傳翠微寺左的溪邊有一牛,形質迥異,通體青色,一樵夫欲牽回家中,忽然青牛入水,無影無蹤。從此,那溪便稱為青牛溪,至今仍在。看來,那青牛也該多少知道些仙人的故事 。詞人用擬問語氣點出白鹿、青牛,作為詞的收結,辭盡而意不盡,含有無窮的韻味,使奇美的黃山又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同時,也進一步抒發了詞人飽覽黃山風光,領略河山之美的詩情游興。
這首詞所寫山水之景是實,神話傳說是虛,虛實緊密揉合,使山水充滿神奇色彩,使傳說宛然實有其事,令人神往。而全詞又是觸景生情,以景寫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為一的藝術妙境,確為黃山詞難得的神品。明人程敏政《 游黃山記 》說:“黃山之為景也,非太白之句不能當其勝 ,非摩詰之圖不能盡其變 。”汪莘這首辭采橫溢、情韻深厚的黃山詞,可以說足以當其勝、盡其變而與名家并駕齊驅。
(部分詩詞沒有注釋,我們正在完善,請諒解!)
網友關注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南林張園
- 早春牡丹
- 折枝
- 五更
- 登普滿塔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囧是……
- 贈筆工吳升
- 墻頭花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尤美亭
- 古劍詞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題墨蘭圖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詩談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客中思家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九里松馬上作
- 甲辰歲朝把筆
- 種石菖蒲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游金精次韻
- 詠史贈王侍御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觀博陽山火
- 九三月丹
- 重賦暨邑池亭
- 臨安客中
- 上習庵陳先生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題趙大年小影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夜飲歸戲作
- 賣鏡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何氏書堂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夜泊法忍寺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和帑院叔
- 種水芭蕉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丞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題照禪師道場
- 經過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寄湯帳干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養鸂鶒
- 曲澗
-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題水仙
- 斬偶行
- 山行晚歸
- 送放生池碑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辛巳除夕
- 食雪
- 江樓遲客
- 庚辰除夕
- 安吉州賦牡丹
- 邑圃池上
- 贈術者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厖蚓圖
- 見與不見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題高氏煙雨館
- 弟子規
- 招石希孟朝飯
- 買硯碑
- 拜范文正公祠
精品推薦
- 和碩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9℃
- 天門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21℃
- 雜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1℃
- 海晏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5℃
- 廣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5℃
- 文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1/20℃
- 果洛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0℃
- 天山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鄯善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5℃
- 民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