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漁父詞
詩人:劉克莊 朝代:宋
海濱蓑笠叟,駝背曲、鶴形臞。定不是凡人,古來賢哲,多隱於漁。任公子、龍伯氏,思量來島大上鉤魚。又說巨鰲吞餌,牽翻員嶠方壺。磻溪老子雪眉須。肘後有丹書。被西伯載歸,營丘茅土,牧野檀車。世間久無是事,問苔磯、癡坐待誰歟。只怕先生渴睡,釣竿拂著珊瑚。
木蘭花慢 漁父詞古詩賞析
“漁父”之詠,篇數很多,古往今來,不可勝數。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當推唐人張志和的《漁父》(西塞山前白鷺飛)與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其聲情舒緩平和,如行云流水,表現了作者的如野鶴閑云,與世無爭。“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其聲情孤傲冷峻,表現了作者的憤世疾俗。然而“ 出世”也罷,“ 入世 ”也罷,他們筆下的“漁父 ”都是自我形象的外在表現,這一點是共同的。
劉克莊此詞也詠“漁父”,但卻不是給自已畫像。他只是借題發揮,以漫畫式的筆法,小品文式的筆調,對社會現實進行政治諷刺。與張詞、柳詩相比別有一番風趣 。無以名之,姑稱其為滑稽家之辭罷。
起句“ 海濱蓑笠叟 ”五字 ,點出地點和人物。
“駝背曲,鶴形臞 ”二句承上 ,以三字短聯具體刻畫出“漁父 ”形象:其背既曲如駝,其軀又瘦似鶴。活脫脫地表現出一干癟老兒,頗有調侃的意味。接著,詞人又鄭重其辭地宣布道:“ 定不是凡人,——古來賢哲,多隱于漁!”“任公子,龍伯氏,思量來島大上鉤魚;又說巨吞餌,牽翻員嶠方壺 。”任公子是什么人呢?先秦寓言中之釣于海者也。據說他特制一竿大釣長繩,以五十頭牛為餌,踞坐會稽山頂,投竿東海水中,釣得大魚,切片曬干,令那浙江以東、蒼梧(山名,即九疑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境)以北廣大地區的居民吃了個夠。
龍伯氏又是什么人呢?他也是古代神話中之釣于海者也。相傳渤海之東不知其幾億萬里處有五座神山,曰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浮于海面,隨潮水動蕩不已。天帝恐其漂往西極,使島上群仙流離失所,就命令十五頭巨輪番負載之。不料龍伯國有巨人一鉤連釣六而去,以致岱輿、員嶠二山竟沉入海底。常言道:“ 沒有金剛鉆,敢攬瓷器活?”這老兒若非任公子、龍伯氏一流人物,又豈敢到海邊來看上了如海島大的魚要它上鉤?——以此知其“定不是凡人”也。這段詞寫得似莊似謔,能令人肅然起敬,能令公莞爾一笑,精采之至。
上闋已揭出“古之賢哲,多隱于漁”的命題,而歷史上第一個以漁隱名世的賢哲,非西周那位“直鉤釣國”的姜太公莫屬,故拈出他來作為典型。“ 磻溪老子雪眉須,肘后有丹書。”磻溪 ,在今陜西寶雞市東南,源出南山茲谷,北流入渭水,相傳是姜太公當年垂釣之處。肘后,是隨身的意思。古人隨身攜帶書籍,每懸于肘后,故云。丹書,即古史傳說中之“天書”,字色赤紅,故名。這二句說太公垂釣磻溪之時,年雖老邁,須眉皆白,卻熟諳上古帝王之道,有王佐之術。“被西伯載歸,營丘茅土,牧野檀車 。”西伯,即周文王。文王出獵,偶遇太公垂釣于渭北,交談之下 ,大為敬服,遂“載與俱歸”,立為國師。文王死后,太公輔佐武王,誓師牧野(在今河南淇縣西南),討伐紂王 ,滅商建周 ,以開國之功封于營丘(在今山東淄博市北)。三句高度概括了太公一生之出處大節:遭遇文王、伐紂、受封。按太公負不世之才,立非常之勛,位極人臣,名垂青史,其事跡代表著舊時代知識分子個人價值最完滿的實現;這種實現固有賴于個人的主觀努力 ,但也離不開文王對他的賞識與重用。 “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即此之謂也。因而,作為一個歷史人物的典型形象,在姜太公的身上,積淀了千百年來絕大多數士子們主客觀雙向之夢想與追求。由此,我們不難感受到,詞中所幻想出的這個海濱釣叟無非是歷代寒士們的化身,他們渴望有朝一日被封建帝王慧眼識英雄,以至飛蕩騰達 ,為王者師,為王者友。但無情的歷史事實證明,這樣的機會鳳毛麟角,因此,作者一聲斷喝:醒來吧、小心“釣竿拂著珊瑚。”
似這等好事,世上已很久不曾有過了,請問您還呆坐在長滿苔蘚之石磯上等候誰哩?只怕等到瞌睡蟲上來,連手中漁竿也拿不穩了,看掃著海里的珊瑚礁罷!寫著寫著,上闋幽默之風又重現了。
本篇的命意,由于作者以“漁父詞”題篇,詞中又從頭到尾都是在嘲弄一位妄想做姜太公第二的海濱釣叟,粗讀之下,很容易使人得出其諷刺對象即為此漁翁所代表的懷才不遇人物的結論。這不能不說是一中錯覺。
其實,“世間久無是事 ”即點明,它的矛頭,分明是沖著當代乃至前世不知多少代以來一切高高在上、不思求賢的封建統治者們來的。
以積極的浪漫主義的形式表現一定批判性的現實主義的內容,滑稽家之辭不同于尋常打油之辭,于此詞可知。
(部分詩詞沒有注釋,我們正在完善,請諒解!)
網友關注
- 南林張園
-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夜飲歸戲作
- 題趙大年小影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五更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墻頭花
- 何氏書堂
- 上習庵陳先生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尤美亭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曲澗
- 重賦暨邑池亭
- 觀博陽山火
- 詠史贈王侍御
- 賣鏡
- 題墨蘭圖
- 九三月丹
- 種水芭蕉
- 題水仙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客中思家
- 山行晚歸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臨安客中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安吉州賦牡丹
- 拜范文正公祠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九里松馬上作
- 囧是……
- 詩談
- 江樓遲客
- 甲辰歲朝把筆
- 斬偶行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贈筆工吳升
- 題照禪師道場
- 弟子規
- 食雪
- 見與不見
- 買硯碑
- 贈術者
- 折枝
- 題高氏煙雨館
- 邑圃池上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招石希孟朝飯
- 養鸂鶒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游金精次韻
- 種石菖蒲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丞
- 登普滿塔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庚辰除夕
- 送放生池碑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古劍詞
- 辛巳除夕
- 和帑院叔
- 夜泊法忍寺
- 早春牡丹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經過
- 寄湯帳干
- 厖蚓圖
- 與帥干駕閣宗叔
精品推薦
- 中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0/16℃
- 建湖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東阿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澤州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3℃
- 康樂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莎車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6℃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8/7℃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
- 溫泉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疏附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