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答九華葉賢良
詩人:劉克莊 朝代:宋
一卷陰符,二石硬弓,百斤寶刀。更玉花驄噴,鳴鞭電抹,烏絲闌展,醉墨龍跳。牛角書生,虬髯豪客,談笑皆堪折簡招。依稀記,曾請纓系粵,草檄征遼。當年目視云霄。誰信道凄涼今折腰。悵燕然未勒,南歸草草,長安不見,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塊,歌罷猶須著酒澆。休休也,但帽邊鬢改,鏡里顏凋。
沁園春 答九華葉賢良古詩賞析
詞人在此詞中,以慷慨悲歌 ,氣若貫虹的筆調,將少年的意氣與老年的悲慨,強烈地表達了出來。九華,山名,葉賢良居處,與作者為同鄉。安徽青陽亦有九華山,似非此詞所指。葉賢良,名字、事跡均不詳。賢良 ,制科名,全稱為“ 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葉氏當中此科 ,故如是稱之。此處為以此詞作答,系自抒懷抱,是豪放詞中的佳作。
起首三句,描寫自己年少時精通韜略,且武藝高強。《陰符》,兵書名,相傳為太公所著。戰國時蘇秦說秦惠王而不用,退而誦太公《陰符》,期年揣摩成,遂以合從說六國,終破秦國。二石,相當于現在二百四十斤,這是極言弓之硬,從而極寫少年武藝之高強。值得注意的是 ,這一組的三個偶句 ,第一個字連用“一”、“二”、“ 百” 三個數詞,因此讀起來如泉噴涌,咄咄逼人。接著以去聲“更”字領格,統領四個偶句 ,對仗工整 ,節奏明快,激壯之情隨之奔涌而出。從內容來看 ,主人公身騎玉花馬總(又名菊花青,是一種良馬),馬嘴里不住噴著粗氣;手揮馬鞭,鞭梢上發出響聲。這就將作者少年時英勇豪邁的形象勾畫了出來。
“龍跳”二字,極言其書法蒼勁有力,有如蛟龍跳躍。那種氣勢同他在《 滿江紅》(金甲琱弓)中所寫的“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如出一轍。《舊唐書·李密傳》謂李密少時,曾將《漢書》一帙掛于牛角,一手提牛靷,一手翻閱書籍。“ 虬髯豪客”是唐人小說《 虬髯客傳 》中的人物,性格豪爽而有才略。這里借喻所與交游者若非飽讀詩書之士,便為行俠仗義之人。“ 談笑皆堪折簡招 ”,把他們的從游關系,寫得那么隨便、熱烈而又親切。在九個四言偶句之后,突然出現這一平仄協調的七言句,顯得音律和諧,語調從容,從而反映出主人公不僅僅是一介武夫,而是一個帶有儒將風度的英雄 。歇拍三句略一轉折,歌頌他懷有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在南宋備受北方民族壓迫之際,這樣雄壯的口號 ,真有一股振聾發聵、警動人心的力量。從語言上看 ,又恢復了四言格局,莊重之中饒有豪邁氣概。
整個上片,從尚文習武、談笑交游、建功立業等方面,塑造了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實際上正是詞人的自我形象。這樣的形象,我們在稼軒詞和劍南詞中也可見到,氣魄之豪邁,感情之激昂,或相仿佛;然就其側面之多、形象之豐而言,此詞容或過之。詞的過片,先以一語掃過,隨即描寫現在。就上片而言是緊承“依稀記 ”的脈絡 :就下片而言,則有“掃處還生”之妙。“當年目視云霄 ”一句,表現了傲岸不羈的性格。“誰信道、凄涼今折腰”,慷慨悲愴,如聞嘆息。“折腰”,反用陶淵明作彭澤令不肯為五斗米折腰事,暗指今日之不得志。上句回憶當年,下句慨嘆今日,給人以強烈的對比感。后一句的前面冠以“誰信道”三字,更加強了憤懣不平的感情色彩。如果說前面格調基本上是高亢激昂的話,那么詞情至此,便以蒼涼深沉的筆調抒寫壯志未酬、英雄暮年的悲慨。在這種強烈對比之下,感情的濃烈,已是至極。
“悵燕然未勒”四句,用了兩個典故:一是《后漢書·竇憲傳》所載竇憲登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杭愛山),刻石記功而還 ;二是李白《金陵鳳凰臺詩 》所記“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表達了詞人功名未就 、報國無門的悵恨。“老去”,也援用一典。《 世說新語·任誕篇》云:“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壘塊,一作磊塊,謂胸中郁結不平之氣。按詞人為建陽令時,嘗作詩詠落梅云:“東君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 夢得因桃卻左遷,長源為柳忤當權;幸然不識桃并柳,也被梅花累十年。”在他的一首《滿江紅》:之“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可見其胸中積有多少壘塊,多少憤懣情結。這一切無處發泄,只能對酒狂歌,以酒澆愁。
結尾三句全從上面的“老”字生發,用的卻是形象化的語言。“休休也”,語出司空圖《耐辱居士歌》:“休休休,莫莫莫。”辛棄疾失意后退居鉛山之鵝湖,曾賦《鷓鴣天》云:“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劉克莊在《沁園春·三和》中也寫道:“休休也,免王良友笑,屑往來忙。”這兩首《 泌園春》寫的是同樣情緒,而這里卻格外感人,因為“帽邊鬢改,鏡里顏凋”兩句,圖貌寫情,昭然如見。這是一個華發蒼顏的形象,一個滿腔憂憤的形象,一個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形象。
綜合來看 ,詞之上片,慷慨而多氣;詞之下片,深邃而含悲。其中穿插多個典故,將其強烈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撞擊著讀者的心扉。
(部分詩詞沒有注釋,我們正在完善,請諒解!)
網友關注
- 重賦暨邑池亭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見與不見
- 斬偶行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經過
- 九三月丹
- 和帑院叔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種水芭蕉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拜范文正公祠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古劍詞
- 買硯碑
- 食雪
- 觀博陽山火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夜飲歸戲作
- 題趙大年小影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詩談
- 五更
- 甲辰歲朝把筆
- 題照禪師道場
- 早春牡丹
- 江樓遲客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養鸂鶒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客中思家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
- 賣鏡
- 種石菖蒲
- 題墨蘭圖
- 何氏書堂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弟子規
- 尤美亭
- 囧是……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上習庵陳先生
- 邑圃池上
- 題水仙
- 墻頭花
- 題高氏煙雨館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招石希孟朝飯
- 辛巳除夕
- 厖蚓圖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寄湯帳干
- 庚辰除夕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丞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南林張園
- 贈筆工吳升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折枝
- 曲澗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贈術者
- 詠史贈王侍御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安吉州賦牡丹
- 臨安客中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送放生池碑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九里松馬上作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山行晚歸
- 夜泊法忍寺
- 游金精次韻
- 登普滿塔
精品推薦
- 中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0/16℃
- 建湖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東阿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澤州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3℃
- 康樂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莎車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6℃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8/7℃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
- 溫泉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疏附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