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yǔ)字典
[①][míng]
[《廣韻》莫經(jīng)切,平青,明。]
“銘1”的繁體字。亦作“名2”。
(1)記載;鏤刻。
(2)刻寫在器物上的文辭。
(3)指刻寫有文辭的碑版。
(4)文體的一種。古代常刻于碑版或器物,或以稱功德,或用以自警。
(5)銘記,永志不忘。
(6)銘旌。
音韻參考
[廣 韻]:莫經(jīng)切,下平15青,míng,梗開四平青明
[平水韻]:下平九青
[粵 語(yǔ)]:ming4ming5
[閩南語(yǔ)]:beng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金字部】 銘; 康熙筆畫:14; 頁(yè)碼:頁(yè)1305第07【唐韻】莫經(jīng)切【集韻】【韻會(huì)】忙經(jīng)切,??音冥?!菊f(shuō)文】記誦也。【集韻】志也?!踞屆裤?,名也,記名其功也。【又】述其功美,使可稱名也?!径Y·祭統(tǒng)】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yáng)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驹]】銘,謂書之刻之,以識(shí)事者也。【禮·大學(xué)】湯之盤銘曰?!驹]】銘,銘其器以自警之詞也?!∮帧径Y·檀弓】銘,明旌也?!局芏Y·春官·小?!吭O(shè)熬置銘。【註】銘,今書或作名。鄭云:銘,書死者名于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