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葸
xǐ ? ㄒㄧˇ
◎ 害怕,畏懼:畏葸不前。
◎ 不高興:“人言善而色葸焉”。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葸 xǐ?
〈形〉
(1) (形聲。從什,思聲。本義:畏懼的樣子) 同本義 [fear]
慎而無禮則葸?!?a href="/r_ci_fc95f725af8b570ef9ec280bfb8fcbf8/" target="_blank">論語·泰伯》
(2) 又如:畏葸不前;葸葸(畏懼的樣子;小心謹慎的樣子)
漢語字典
[①][xǐ]
[《廣韻》胥里切,上止,心。]
亦作“1”。亦作“鰓2”。
(1)畏懼;膽怯。
(2)草名。
音韻參考
[廣 韻]:胥里切,上6止,sǐ,止開三上之心
[平水韻]:上聲四紙
[粵 語]:saai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葸;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046第25【唐韻】胥里切【韻會】【正韻】想里切,??音枲。【玉篇】畏懼也?!菊撜Z】愼而無禮則葸?!敬蟠鞫Y·曾子立事篇】人言善而色葸焉,近于不悅其言?! 卷崟炕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