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机,狠狠捏着两个奶头折磨,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精品

查字典logo
您的位置: 查字典 > 漢語字典 > 缶的意思
  • 拼音: fǒu
  • 注音: ㄈㄡˇ
  • 部首筆劃:6
  • 總筆劃:6
  • 繁體字:
  • 漢字結(jié)構(gòu):獨體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象形
  • 筆順:撇橫橫豎折豎

基本解釋


fǒu ? ㄈㄡˇ
◎ 古代一種大肚子小口兒的盛酒瓦器。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fǒu?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字,即“”。下面是“”的本體。“”是棒子,可用來制坯。“”又是秦樂器,“”可以敲擊成曲。本義:瓦器, 圓腹小口,用以盛酒漿等)
(2) 盛酒漿的瓦器。大腹小口,有蓋。也有銅制的 [earthen jar with big belly and small mouth]
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jié)歌。象形。——《說文
盎謂之缶。——《爾雅
貳用缶。——《·坎》
以二缶鐘惑。——《莊子·天地》。按,鐘聚也。
有孚盈缶。——《·比》。鄭注:“汲器。”
坎其擊缶。——《·陳風(fēng)·宛丘》
擊甕叩缶。——《史記·李斯傳》
五獻之尊,門外缶,門內(nèi)壺。——《禮記·禮器》
(3) 汲水的瓦器 [earthware for sucking water]
具綆缶,備水器。——《左傳·襄公九年》
(4) [考古]∶一種陶瓷樂器 [ fou ,a clay musical instrument]
不鼓缶而歌。——《·離》
詞性變化
fǒu?
〈量〉
(1) 一種古容量單位,等于十六斗。一說三十二斗 [ fou ]
藪二有半謂之缶,缶二謂之鐘。——《小爾雅
(2) 又如:缶米(一缶的米。即十六斗米)

漢語字典

[①][fǒu]
[《廣韻》方久切,上有,非。]
亦作“1”。
(1)盛酒漿的瓦器。亦有用銅制造者。
(2)汲水或盛水的瓦器。
(3)瓦盆。
(4)瓦質(zhì)的打擊樂器。
(5)古量器名。一缶為十六斗。
(6)古量器名。一缶為三十二斗。

音韻參考

[上古音]:幽部幫母,piu
[廣 韻]:方久切,上44有,fǒu,流開三上尤幫
[平水韻]:上聲七麌
[粵 語]:fau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缶字部】 缶; 康熙筆畫:6; 頁碼:頁944第26
【廣韻】方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音否。【說文】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jié)歌。【爾雅·釋器】盎謂之缶。【註】盆也。【疏】缶是瓦器,可以節(jié)樂,如今擊甌,又可以盛水盛酒,卽今之瓦盆也。【急就篇註】缶卽盎也,大腹而斂口。【易·比卦】有孚盈缶。【釋文】鄭云:缶,汲器也。又【坎卦】樽酒簋貳用缶。【註】瓦缶之器。又【離卦】不鼓缶而歌。【前漢·楊惲傳】仰天撫缶。【註】缶,瓦器也。 又【小爾雅】??二有半謂之藪,藪二有半謂之缶,缶二謂之鍾。【註】缶,四斛也。【魯語】其歲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註】缶,庾也。 又【前漢·高帝紀(jì)】上破布軍於會缶。【註】蘇林曰:音??。師古曰:此字本作??,而轉(zhuǎn)寫誤爲(wèi)缶字耳。黥布傳則正作垂字。 又【正字通】宥韻,讀若覆,義同。○按諸韻書無去聲。

字源字形

缶

缶的意思、基本信息

  • 五筆86:RMK
  • 五筆98:TFBJ
  • 五行:水
  • UniCode:U+7F36
  • 四角號碼:80772
  • 倉頡:OJU
  • GBK編碼:F3BE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598

缶的同音字

更多>>

最新歇后語

最新成語故事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枣庄市| 禄丰县| 都昌县| 故城县| 天峨县| 秦皇岛市| 岑巩县| 峨山| 青冈县| 绵阳市| 石家庄市| 江华| 江口县| 蕲春县| 邵武市| 门源| 威海市| 桦川县| 浙江省| 上蔡县| 郸城县| 泸西县| 安义县| 甘洛县| 宣城市| 三亚市| 巧家县| 日喀则市| 乌兰浩特市| 台山市| 华蓥市| 湾仔区| 嘉义县| 扎赉特旗| 康马县| 泸西县| 西峡县| 洪洞县| 兰州市|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