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絭
juàn ? ㄐㄩㄢˋ
◎ 用來束腰或衣袖的繩子。
◎ 束縛。
◎ 弩弦。
漢語字典
[①][juàn][quàn]
[《廣韻》居願切,去願,見。]
[《廣韻》居倦切,去線,見。]
[《廣韻》區倦切,去線,溪。]
[《廣韻》去願切,去願,溪。]
[《廣韻》居玉切,入燭,見。]
(1)束袖的繩。
(2)引申為束縛。
(3)通“弮”。弩弦;弓弩。
(4)通“綣”。糾結;纏綿。
(5)通“桊”。牛鼻中的環木。
音韻參考
[廣 韻]:去願切,去25願,quàn,山合三去元溪
[粵 語]:gyun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糸字部】 絭;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923第16【廣韻】去願切【集韻】【韻會】區願切,??音券。【說文】攘臂繩也。【博雅】絭謂之纕。【廣韻】連弩三十,絭共一臂。 又【廣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音眷。義同。 又【廣韻】俱願切【集韻】居願切,??音??。義同。 又【廣韻】居玉切【集韻】拘玉切,??音挶。義同。 又【集韻】驅圓切,音圈。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