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涸
hé ?ㄏㄜˊ
◎ 水干:干涸。涸澤。涸竭。涸轍之鮒(喻處境十分危難、急待救助的人)。
英文翻譯
◎ 涸
dry up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涸 hé?
〈形〉
(1) (形聲。從水,固聲。本義:失去水而干枯)
(2) 同本義 [dry]
涸,竭也。——《爾雅·釋詁》
仲秋之月…水始涸。——《禮記·月令》
商涸旱。——《呂氏春秋·慎大》。注:“涸,枯也。”
兀若枯木,豁若涸流。——陸機(jī)《文賦》
(3) 又如:涸轍(魚(yú)在干涸的車(chē)轍中。比喻處于困境之中,急待救援);涸澤(干涸的沼澤;抽干沼澤的水);涸流(枯竭的水流);涸溜(干枯的小水流)
(4) 竭;盡 [exhaust]
措國(guó)于不傾之地,積于不涸之倉(cāng),藏于不竭之府。——《管子·牧民》
(5) 又如:涸思干慮(猶言絞盡腦汁)
漢語(yǔ)字典
[①][hé]
[《廣韻》下各切,入鐸,匣。]
(1)水枯竭。
(2)謂排干水。參見(jiàn)“涸漁”、“涸澤”。
(3)竭;盡。
(4)堵塞。
(5)通“沍”。參見(jiàn)“涸?xún)觥薄ⅰ昂躁帯薄?/p>
音韻參考
[廣 韻]:下各切,入19鐸,hé,宕開(kāi)一入唐匣
[平水韻]:去聲七遇·入聲十藥
[唐 音]:hɑk
[國(guó) 語(yǔ)]:hé,hào
[粵 語(yǔ)]:kok3
[閩南語(yǔ)]:kho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涸; 康熙筆畫(huà):12; 頁(yè)碼:頁(yè)628第19【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曷各切,??音鶴。【爾雅·釋詁】竭也。【禮·月令】仲秋之月水始涸。 又【集韻】【韻會(huì)】【正韻】??胡故切,音護(hù)。義同。 【說(shuō)文】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