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澮
(澮)
kuài ?ㄎㄨㄞˋ
◎ 田間水溝:涓澮(小流)。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澮
澮 Huì
〈名〉
(1) 河名,澮河 [Huihe River]。源出河南省,流經安徽省北部,上游為東沙河和包河,在臨渙匯合后,向東南流經固鎮、邊城,又向東流至五河縣北與沱河匯合,最后流注洪澤湖
(2) 另見 kuài?
基本詞義
◎ 澮
澮 kuài?
〈名〉
(1) (形聲。從水,會聲。( huì?)本義:水名。也稱澮河。源出河南省,流入安徽省) 田的排水溝 [water ditches in field]
以澮寫水。——《周禮·稻人》。注:“田尾去水大溝?!?br>
而深山卡谷之水,四面而出,溝渠澮川,十百相通?!巍?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
(2) 另見 huì?
漢語字典
[①][kuài]
[《廣韻》古外切,去泰,見。]
“巜1”的今字。“澮1”的繁體字。
(1)田間排水道。
(2)指小溝。
[②][huì]
[《廣韻》古外切,去泰,見。]
“澮2”的繁體字。
(1)水名。澮水。源出山西省翼城縣東,西流經曲沃縣、侯馬市注入汾河。
(2)水名。澮河。源出河南省,流經安徽省入淮。
(3)古地名。在今山西省翼城縣。
[③][huá]
[《集韻》戶八切,入黠,匣。]
“澮3”的繁體字。
水流匯聚。引申為大水沖擊。
音韻參考
[平水韻]:去聲九泰·去聲十卦
[國 語]:kuài
[粵 語]:kui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澮;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623第17〔古文〕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水名。【說文】水出靃山,西南入汾?!舅涀ⅰ繚宜鲈敻呱健!∮咒笣?,小流也?!竟薄そx】商搉涓澮。 又【爾雅·釋水】水注溝曰澮?!局芏Y·地官·遂人】千夫有澮?!臼琛繚?,廣二尋,深二仞?!∮帧緩V韻】【集韻】??古邁切,音夬。義同?!∮帧炯崱繛跬馇?,音薈。與濊同。深廣也。 又戸八切,音滑。兩水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