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桑
sāng ? ㄙㄤˉ
◎ 落葉灌木,葉子可以喂蠶,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農(nóng)具,皮可造紙,葉、果均可入藥。中國(guó)大部分地區(qū)都有種植:桑葚。桑農(nóng)。桑梓(喻鄉(xiāng)里,故鄉(xiāng))。滄海桑田(形容世事變遷很大)。桑榆暮景。
◎ 姓。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桑 sāng?
〈名〉
(1) (會(huì)意。從桑,從木。桑者。神桑也。本義:植物名)
(2) 一種桑屬的落葉喬木 [mulberry]。樹皮有淺裂,葉子橢圓形,花單性,花被黃綠色,葉子是蠶的飼料,嫩枝的韌皮纖維可造紙,果實(shí)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葉和果實(shí)均可入藥
桑,蠶所食葉木。——《說文》
桑者,中央之本也。——《賈子胎教》
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禮記·內(nèi)則》
系子包桑。——《易·否》
無折我樹桑。——《詩(shī)·鄭風(fēng)·將仲子》
天子命桑。——《穆天子傳》
開軒面場(chǎng)圃,把酒話桑麻。——唐· 孟浩然《過故人莊》
(3) 又如:桑麻(農(nóng)事;農(nóng)村;農(nóng)民);桑土(桑樹的根);桑戶(編桑條為門戶。指貧者所居。比喻家貧);桑里(即桑梓、鄉(xiāng)里。借指同鄉(xiāng)人);桑濮(指男女之間的不正當(dāng)會(huì)合);桑中(比喻幽會(huì)、私奔);桑落(美酒名);桑中之約(指男女幽會(huì));桑中之奔(指男女私奔);桑間月下(男女幽會(huì))
(4) 桑葉 [mulberry leaf]
采桑城南隅。——古樂府《陌上桑》
(5) 又如:桑眼(桑葉的嫩芽);桑落(桑葉凋零)
(6) 姓
詞性變化
◎ 桑 sāng?
〈動(dòng)〉
(1) 采桑葉 [pick mulberry-leaves]
吳之邊邑處女桑于境上。——《呂氏春秋》
(2) 又如:桑姑(采桑女子)
漢語字典
[①][sāng]
[《廣韻》息郎切,平唐,心。]
亦作“桒1”。
(1)木名。落葉喬木。葉可飼蠶,果可食用和釀酒;木材可制器具,樹皮可造紙。葉、果、枝、根、皮皆可入藥。
(2)桑葉。
(3)采桑。
(4)指蠶桑之事。
(5)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南省靈寶縣北。參閱聞一多《古典新義·釋桑》。
(6)姓。漢代有桑弘羊。
音韻參考
[上古音]:陽部心母,sang
[廣 韻]:息郎切,下平11唐,sāng,宕開一平唐心
[平水韻]:下平七陽
[唐 音]:*sɑng
[國(guó) 語]:sāng
[粵 語]:song1
[閩南語]:sng1,so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桑;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526第01〔古文〕????【唐韻】息郞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蘇郞切,??顙平聲。【說文】蠶食葉。【徐曰】叒音若。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搏桑叒木也。蠶所食神葉,故加木叒下以別之。【典術(shù)】桑箕,星之精。【詩(shī)·豳風(fēng)·註疏】爰求柔桑,穉桑也。猗彼女桑,荑桑也。蠶月條桑,枝落采其葉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愛蠶食也。【史記·貨殖傳】齊魯千畝桑麻,其人與千戸侯等。 又【周禮·夏官·司爟】變國(guó)火以救時(shí)疾。【註】夏取桑柘之火。 又檿桑,山桑也,絲中琴瑟絃。【書·禹貢】厥篚檿絲。 又其材中弓榦。【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wèi)上,檿桑次之。 又臺(tái)桑,地名。啓所生處。【楚辭·天問】焉得嵞山氏女,而通之于臺(tái)桑。 又空桑,山名。【呂氏春秋】伊尹生于空桑。 又桑林,樂名。【左傳·襄十年】宋公享魯侯于楚丘,請(qǐng)以桑林。 又桑扈,鳥名。【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wèi)九農(nóng)正。註:桑扈,竊脂。 又姓。【姓苑】秦大夫子桑之後,漢桑弘羊、桑楚。又複姓。桑丘、庚桑。??,籀文桑。
考證:〔【禮·月令】季夏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 謹(jǐn)照原文夏改春。〔【書·禹貢】厥貢檿絲。〕 謹(jǐn)照原文貢改篚。〔【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取榦之道。柘爲(wèi)上,檿桑次之。〕 謹(jǐn)照原文工人改弓人。〔【左傳·襄四年】桑扈,竊脂,爲(wèi)蠶驅(qū)雀者也。〕 謹(jǐn)按此係昭十七年傳註非襄四年傳文,今據(jù)改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wèi)九農(nóng)正。註桑扈竊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