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机,狠狠捏着两个奶头折磨,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精品

查字典logo
您的位置: 查字典 > 漢語字典 > 敉的意思
  • 拼音:
  • 注音: ㄇㄧˇ
  • 部首筆劃:4
  • 總筆劃:10
  • 繁體字: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筆順:捺撇橫豎撇捺撇橫撇捺

基本解釋


mǐ ? ㄇㄧˇ
◎ 安撫,安定:敉平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mǐ?
〈動〉
(1) 安撫,安定,通“” [subjugate]
敉,撫也。——《說文
亦未克敉公功。——《·洛誥》。傳:“亦未能撫順公之大功。”鄭注:“敉,安也。”
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寧武圖功。——《·大誥》。傳:“用撫安武事。”
(2) 又如:敉平(安撫;平定);敉功(安定天下的功業);敉寧(安撫平定)

漢語字典

[①][mǐ]
[《廣韻》綿婢切,上紙,明。]
安撫;安定。

音韻參考

[廣 韻]:綿婢切,上4紙,mǐ,止開三上支A明
[平水韻]:上聲四紙
[國 語]:mǐ
[粵 語]:mai5mei3mei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下】【攴字部】 敉;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470第26
【廣韻】綿婢切【集韻】【韻會】母婢切,??音弭。【說文】撫也。【廣韻】安也。【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寧武圖功。【傳】用撫安武事,謀立其功。 又【類篇】一曰愛也。 又【集韻】【類篇】??普弭切,音仳。義同。 又與弭通。【儀禮·士喪禮註】巫掌招弭,以除疾病。【疏】弭讀爲敉,安也。【說文】從攴作敉。敉字原從攴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

敉的意思、基本信息

  • 五筆86:OTY
  • 五筆98:OTY
  • 五行:水
  • UniCode:U+6549
  • 四角號碼:98940
  • 倉頡:FDOK
  • GBK編碼:F4CD
  • 規范漢字編號:71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山市| 广德县| 祁连县| 册亨县| 平武县| 辽中县| 瑞丽市| 阜阳市| 托里县| 凤庆县| 肇州县| 永春县| 石棉县| 剑河县| 花莲县| 托克逊县| 宁陵县| 乐至县| 海晏县| 镇原县| 卓尼县| 项城市| 望城县| 宁津县| 建始县| 新化县| 鲁山县| 得荣县| 滁州市| 博野县| 合水县| 象山县| 太仓市| 格尔木市| 彭泽县| 镶黄旗| 延庆县| 申扎县| 丹江口市| 河东区|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