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撮
cuō ?ㄘㄨㄛˉ
◎ 聚起,多指用簸箕狀的器具鏟起東西:撮成一堆。撮土。撮合。
◎ 取,摘取:撮要。
◎ 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撮藥。
◎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千分之一。
◎ 量詞:一撮米。
◎ 撮東西用的器具:撮子。撮箕。
英文翻譯
◎ 撮
gather gather up extract pinch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撮 cuō?
〈動〉
(1) (形聲。從手,最聲。本義:用手指抓取粒狀物)
(2) 用三指取物;抓取 [take up with three fingers]
撮,四圭也,一曰兩指撮也。——《說文》
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漢書·律歷志上》
鴟鵂夜撮蚤。——《莊子·秋水》
(3) 又如:撮一點兒鹽;撮藥(抓藥);撮土(抓一把土);撮拾(撮取);撮臺子(拾掇桌子)
(4) 把聚攏的東西用簸箕等物鏟起 [scoop up]。如:撮走一簸箕土
(5) 拉攏 [draw sb.over to one's side]。如:撮補(從中幫助)
(6) 玩弄 [play]。如:撮戲(玩把戲);撮哄(起哄);撮空(戲弄虛假)
(7) 簇擁 [cluster round]。如:撮擁(簇擁)
(8) 摘要,摘取 [extract]。如:撮文(摘取文句;咬文嚼字);撮錄(采錄;摘錄);撮略(摘取,摘引);撮述(摘要敘述);撮取(摘取)
(9) 聚合;聚攏 [gather]
撮冀州之眾。——《后漢書·袁紹傳》
我這里正項錢糧,兀自起解不足,東那西撮。——《水滸傳》
(10) 提,拎 [carry]
詞性變化
◎ 撮 cuō?
〈量〉
(1) 容量單位,等于一升的千分之一——用于可用手或工具撮取的粉粒狀物 [milliliter]
量之所起起于粟。六粟為一圭,十圭為一撮,十撮為一抄,十抄為一勺,十勺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斛。——《孫子算經·上》
(2) 食指與姆指間能撮起的量 [pinch]。如:一撮兒;一撮食鹽;撮土焚香(撮土為香。撮土代替香爐,焚香敬神佛);撮土(一撮泥土)
基本詞義
◎ 撮 zuǒ?
〈量〉
(1) 用于成叢的毛發或野草等 [tuft]。如:一撮兒毛;剃去一卷,留下一撮
(2) 另見 cuō?
漢語字典
[①][cuō]
[《廣韻》倉括切,入末,清。]
[《廣韻》子括切,入末,精。]
(1)用三指取物;抓取。
(2)摘取;攝取。
(3)聚,聚合。
(4)引申為拉攏,撮合。
(5)扶持;簇擁。
(6)結;束。
(7)演奏古樂器的一種指法。
(8)量器名。
(9)容量單位。四圭。
(10)容量單位。六十粟。
(11)容量單位。一百二十黍。
(12)以三指一次抓取的量。泛指少量。
(13)古代用以束發并固定帽子的綢帶或布帶。
(14)指婦女之髻。
(15)系。參見“撮囊”。
[②][zuān]
[《集韻》祖官切,平桓,精。]
(1)古代一種乘載之器。
(2)乘。參見“撮2風”。
[③][zuì]
[《集韻》祖外切,去泰,精。]
項椎。
[④][zuǒ]
量詞。用于成叢的毛發等。
[⑤][chuā]
[《集韻》初買切,上蟹,初。]
握持。
音韻參考
[上古音]:月部清母,tsuat
[廣 韻]:子括切,入13末,zuo,山合一入桓精
[平水韻]:上聲九蟹·入聲七易
[國 語]:cuō,zuǒ
[粵 語]:cyut3
[閩南語]:chhoah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中】【手字部】 撮;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456第18【唐韻】【正韻】倉括切【集韻】【韻會】麤括切,??竄入聲。【說文】四圭也。一曰兩指撮也。【玉篇】三指取也。【釋名】撮,卒也,謂暫卒取之也。【增韻】蹙聚而捎取之也。【禮·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前漢·律歷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註】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六十四黍爲圭。又【司馬遷傳】撮名法之要。【註】撮,摠取也。 又【詩·小雅】臺笠緇撮。【傳】緇布冠也。【疏】小撮持其髻而已,制小,故言撮。音七活反。 又【唐韻】【正韻】子括切【集韻】【韻會】宗括切,??鑽入聲。挽也。 又【集韻】祖外切,音最。【莊子·人閒世】支離疏者,會撮指天。【註】頂椎也。會音活,向秀讀。 又祖官切,音鑽。乗載器也。【尸子】行險以撮。 又租悅切,音蕝。義同。 又初買切,釵上聲。亦指取物也。一曰搦也。 本從曰從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