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掊
pǒu ?ㄆㄡˇ
◎ 抨擊:掊擊。
◎ 破開,剖:掊斗(dǒu )折衡(毀棄斗和秤)。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掊 póu?
〈動〉
(1) (形聲。從手,咅( pǒu?)聲。本義:用五指扒土)
(2) 同本義 [dig]
掊,杷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為掊。(字亦作刨,作抔)——《說文》
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漢書·郊祀志上》。注:“謂手杷土也。”
(3) 又如:掊土得鼎
(4) 聚斂;搜括 [amass wealth by heavy taxation]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為材?!巍?王安石《兼并》
(5) 又如:掊克(聚斂;搜括);掊昌(聚斂貪昌);掊聚(聚斂;搜括);掊取(搜括)
(6) 另見 pǒu?
基本詞義
◎ 掊 pǒu?
〈動〉
(1) 擊;抨擊 [attack]
勾踐終掊而殺之?!?a href="#">戰國策·秦策》
(2) 又如:掊攻(抨擊)
(3) 擊破 [break]
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逍遙游》。司馬注:“擊破也。”
(4) 又如:掊斗折衡(毀棄斗和秤。反映道教順應自然毀棄禮法的虛無觀點)
(5) 通“抔”。以手捧物 [hold sth. with cupped hands]
(6) 通“踣”。仆倒 [fall forward]
乃顧麾左右戟者掊兵罷去。——《史記·呂太后本紀》
(7) 另見 póu?
漢語字典
[①][póu]
[《廣韻》薄侯切,平侯,並。]
[《廣韻》縛謀切,平尤,並。]
[《廣韻》薄交切,平肴,並。]
(1)以手、爪或工具扒物或掘土。
(2)搜括;斂取。
(3)減少。
(4)通“背”。背棄;背離。
(5)量詞。猶捧、握。一掊,形容數量少。
[②][pǒu]
[《廣韻》方垢切,上厚,幫。]
(1)擊破;砸。
(2)引申指抨擊。參見“掊2擊”。
[③][pū][bó]
[《集韻》芳遇切,去遇,敷。]
[《集韻》鼻墨切,入德,並。]
同“仆1”。同“踣1”。
放倒;倒仆。
音韻參考
[廣 韻]:薄交切,下平5肴,páo,效開二平肴並
[平水韻]:上平十灰·下平三肴·下平十一尤·上聲二十五有
[國 語]:póu,bào,fù,pǒu
[粵 語]:pau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中】【手字部】 掊;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437第01【唐韻】步侯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侯切,??音裒。【說文】把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史記·封禪書】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後漢·百官志鹽官註】鹽官掊坑而得鹽?!∮志蹟恳??!驹姟ご笱拧吭寝蹇恕!緭P子·方言】深也?!竟痹]】掊克深能?!∮峙c裒通。減也?!疽住ぶt卦】君子以裒多益寡。古易作掊?!∮帧咎祈崱靠`謀切【集韻】房尤切,??音浮。亦把也?!∮帧咎祈崱勘〗磺小炯崱科呀磺?,??音庖。引取也?;蜃鲯?。又作抱?!∮帧咎祈崱糠狡埱小炯崱俊卷崟俊菊崱勘丝谇?,??音?。擊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后切,音剖。義同?!厩f子·人閒世】自掊擊於世俗?!∮峙c剖同【莊子·胠篋篇】掊斗折衡?!∮帧炯崱俊卷崟??芳遇切,音赴。與踣仆同。頓也。【史記·呂后紀】顧麾左右。執戟者掊兵罷去?!∮帧炯崱勘悄?,音匐。義同?!∮制衙肚?,音裴??艘??!∮中?。【史記·袁盎傳】乃之掊生所問占?!驹]】秦時賢士。善術者?!緷h書】作棓?! 菊f文】父溝切。本作?。隸省作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