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婢
bì ? ㄅㄧˋ
◎ 被役使的女子:奴婢。婢女。奴顏婢膝。
英文翻譯
◎ 婢
slave-girl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婢 bì?
〈名〉
(1) (形聲。從女,卑聲。本義:舊社會里被迫受剝削階級役使的女子)
(2) 古代罪人的眷屬沒入宮為婢,后通稱受役使的女子 [slave girl;servant-girl]
婢,女之卑者也。——《說文》
使婢子侍執巾櫛。——《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注:“婢子,婦人之卑稱也。”
使吾二婢子夾我。——《禮記·檀弓》。注:“妾也。”
父母有婢子。——《禮記·內則》。注:“所通賤人之子。”
先大母婢也。——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為婢仆所惑。——唐· 李朝威《柳毅傳》
(3) 又如:婢婿(與婢女私通的人);婢妾(妾與使女)
(4) 古代婦女的謙稱 [servant-girl;humble girl]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禮記·曲禮》。注:“婢之言卑也。”
漢語字典
[①][bì]
[《廣韻》便俾切,上紙,並。]
(1)女奴;使女。
(2)對婦女戲侮之稱。
(3)古代婦女的謙稱。參見“婢子”。
音韻參考
[廣 韻]:便婢切,上4紙,pì,止開三上支A並
[平水韻]:上聲四紙
[唐 音]:bhi??
[國 語]:bì
[粵 語]:pei5
[閩南語]:pi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下】【女字部】 婢;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265第10【廣韻】便俾切【集韻】【韻會】部弭切,??音庳。【說文】女之??者。【禮·曲禮】自世婦以下皆稱曰婢子。 又夫人負罪而有所請,亦曰婢子。【左傳·僖十五年】??姬曰: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又【二十二年】羸氏對太子圉曰:寡君使婢子侍執巾櫛。 又有罪而沒入于官曰官婢。【前漢·??法志】太倉令淳于公罪當??,小女緹縈上書,願沒入爲官婢,以贖父。 又小魚曰魚婢,見【爾雅·釋魚】。 又金鳳花,別名菊婢,見【草木譜】。 又婢曰上淸。【司馬光·考異】引柳珵上淸傳,竇參知敗,屬上淸,定爲宮婢。一曰上淸或婢本名。【正字通】當時通稱婢爲上淸。
考證:〔【左傳·僖十五年】??姬曰,晉侯朝以入。〕 謹照原文晉侯改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