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匿
nì ? ㄋㄧˋ
◎ 隱藏,躲藏:隱匿。藏匿。匿名。銷聲匿跡。
反義詞
露
英文翻譯
◎ 匿
conceal hide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匿 nì?
〈動〉
(1) (形聲。從匚( xǐ),若聲(上古讀音與匿聲相近)?!?a href="#">匚”表示有所藏。本義:隱藏,躲藏)
(2) 同本義 [hide]
匿,亡也。——《說文》
匿,藏也?!?a href="#">廣雅》
瑾瑜匿瑕?!?a href="#">左傳·宣公十五年》。注:“亦藏也?!?br>
而知匿其暱?!?a href="#">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注:“藏也?!?br>
匿怨而友其人。——《論語》?;适?“藏也?!?br>
引車避匿?!?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 又
君畏匿之。
匿于溷藩以免。(藏在廁所里。溷,廁所。藩,籬、墻。)——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4) 又如:隱匿(隱藏;躲起來);藏匿(藏起來不讓人發(fā)現(xiàn));匿光(隱藏其光華。比喻才德不外露);匿怨(內(nèi)心隱藏怨恨);匿意(隱藏真情);匿謀(隱藏其謀略)
(5) 隱瞞 [conceal]
聞崔烈集門生講傳,遂匿姓名,為 烈名人質(zhì)作食?!?a href="#">世說新語·文學》
過舉不匿,則官無邪人。——《商君書·墾令》
(6) 又如:匿戶(隱瞞不報的戶籍);匿心(隱瞞真實思想);匿年(不肯把真實年齡告人);匿作(隱瞞姓名而勞作);匿訑(隱瞞欺詐);匿悃(隱瞞實情);匿情(隱瞞真情);匿善(隱瞞才能)
(7) 〈形〉 假借為“慝”。惡,壞 [bad]
常令不審,則百匿勝?!?a href="/r_ci_1fd8ed6abb6e1d26f945cc57ac6e7acb/" target="_blank">管子·七法》
故道之所善,中則可從,畸則不可為。匿則大惑?!?a href="/r_ci_d2585b620ce6a400601192e1b05b0608/" target="_blank">荀子·天論》
詞性變化
◎ 匿 nì?
〈副〉
暗暗地 [secretly]。如:匿留(暗中收留);匿控(暗中控告)
漢語字典
[①][nì]
[《廣韻》女力切,入職,泥。]
(1)隱藏;隱瞞。
(2)逃亡。
(3)虛假。
[②][tè]
[《集韻》惕得切,入德,透。]
“慝1”的古字。
(1)邪惡。
(2)差錯,差誤。
音韻參考
[廣 韻]:女力切,入24職,nì,曾開三入蒸娘
[平水韻]:入聲十三職
[唐 音]:ni?k
[國 語]:nì
[粵 語]:nik1
[閩南語]:lek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匸字部】 匿;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55第12【唐韻】【正韻】女力切【集韻】【韻會】昵力切,??音?。【說文】亡也。從匸,若聲。【爾雅·釋詁】匿,微也?!驹]】微謂逃藏也?!緩V韻】藏也,亡也,隱也?!臼酚洝ち艉钍兰摇苛几眨瞿湎纶!静軈鳌恳娙擞屑氝^,專務(wù)揜匿覆蓋之?!竟喾騻鳌繌i匿其家?!驹]】師古曰:匿,避也。又【玉篇】隂姦也。又【前漢·蘇武傳】賜武服匿?!驹]】孟康曰:服匿如甖,小口大腹方底,用受酒酪。又【集韻】惕得切,音忒。朔而見月東方,曰側(cè)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