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禁
成語(Idiom):麴禁 (qū jìn)
發音(Pronunciation):qū j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用麴餅封口的酒缸,比喻被封鎖,無法外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麴禁是由麴(一種用來發酵的黃曲霉)和禁(封鎖)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在古代,人們在釀酒時會用麴餅封住酒缸口,防止酒液外流。因此,麴禁這個成語比喻被封鎖的事物無法外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麴禁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種信息、消息、秘密或知識被封鎖,無法外傳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被困在某個地方,無法離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麴禁”最早出現在《晉書·酒德傳》中的一段故事。據說,晉朝時期,有一位名叫王衍的官員,他在一個宴會上喝酒時,突然發現酒中有一條蟲子。他非常生氣,立刻命令將酒缸封住,以防止酒液外流。這個故事后來演變成成語“麴禁”,用來比喻被封鎖無法外流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麴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機構的內部消息一直被麴禁著,外界很難得知。
2. 這個城市被大雪封鎖,成了一個麴禁的地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麴禁的發音和含義,將其與釀酒的過程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一個釀酒的工廠里,看到工人們用麴餅封住酒缸的場景,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釀酒相關的成語,如“酒肉朋友”、“酒囊飯袋”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了解中國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秘密被朋友麴禁了,他不告訴別人。
2. 初中生:這個地方被暴雪麴禁了,我們無法外出。
3. 高中生:這本書是被禁的,讀者無法了解其中的內容,真是個麴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