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伊箏
成語(Idiom):桓伊箏
發音(Pronunciation):huán yī z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的意見或行動完全一致,沒有分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桓伊箏”源自古代的音樂器械“箏”,箏是古代一種彈撥樂器,由許多根弦組成。在演奏箏的時候,彈奏者需要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弦,才能產生不同的音調。如果彈奏者的手指按住的位置完全一致,那么所有的弦都會發出同樣的音調,音樂就會和諧美妙。因此,“桓伊箏”比喻人們的意見或行動完全一致,沒有分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團隊合作、協作默契、思想一致等情況。常用于夸獎團隊或集體的團結一致、行動一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桓伊是古代中國的一位著名箏師,他的箏技非常高超。有一次,他在演奏箏的時候,其他人都驚嘆于他的技藝,因為他的演奏讓所有的弦都發出了同樣的音調,音樂非常和諧。后來,人們就用“桓伊箏”來形容人們的意見或行動完全一致,沒有分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團隊的成員之間桓伊箏,工作效率非常高。
2. 在面對困難時,大家團結一心,桓伊箏地向前邁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桓伊箏”和音樂器械“箏”聯系起來,想象演奏箏時所有的弦發出同樣的音調,形成和諧的音樂,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和諧、團結、合作相關的成語,如“齊心協力”、“同舟共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們班同學桓伊箏地合作,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團體作業。
2. 初中生(13-15歲):在學校的籃球比賽中,我們的隊員桓伊箏地配合,最終獲得了冠軍。
3. 高中生(16-18歲):學校的學生會組織了一次義賣活動,大家桓伊箏地參與,籌集了不少善款。
4. 大學生(19-22歲):在實驗室的研究中,我們的團隊桓伊箏地合作,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