婪沓
成語(Idiom):婪沓(lán tà)
發音(Pronunciation):lán t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貪婪、貪心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婪沓形容人貪婪、貪心的樣子,追求物質利益的欲望極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對財富、權力等物質利益的貪求和追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一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的晉國公子重耳被逐出晉國,流亡他鄉。他在途中遇到一個貧窮的農夫,農夫只有一只雞,卻非常慷慨地將它獻給了公子重耳。公子重耳非常感激,但他身邊的人卻嘲笑農夫的愚蠢。公子重耳說:“農夫的心胸是寬廣的,他能夠毫不猶豫地給予,而你們卻像婪沓的狼一樣,只知道貪婪地追逐利益。”從此,婪沓成為了形容貪婪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金錢的婪沓使他失去了許多朋友。
2. 這個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婪沓的欲望導致了公司的破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婪沓”拆分為“婪”和“沓”,婪可以聯想為貪婪的意思,沓可以聯想為追逐的樣子。通過聯想“貪婪的追逐”,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相關成語,如“貪得無厭”、“貪心不足”等,深入理解貪婪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對糖果的婪沓讓他吃得肚子疼。
2. 初中生(14歲):有些同學為了得到好成績,變得婪沓起來,只顧著學習,忽略了其他的東西。
3. 高中生(17歲):社會上有些人為了追求金錢和權力,變得婪沓不已,不擇手段地追逐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