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眉
基本解釋
猶揚眉。 漢 揚雄 《法言·重黎》:“ 越 與亢眉,終無橈辭,可謂伎矣。”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中供大佛三座,旁列梵相……或軒鼻呴口、手捻數珠、坐娑羅樹下,或亢眉瞪目,或揮扇坐槎枒樹下。”
成語(Idiom):亢眉
發音(Pronunciation):kàng m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眉毛擰緊,表示憤怒或傲慢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亢眉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用來形容人憤怒或傲慢的表情。亢指眉毛擰緊,眉毛上揚;眉指眉毛。亢眉可以用來形容人在憤怒或傲慢的時候,眉毛緊鎖,表情兇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亢眉可以用來描述人的表情,特別是在憤怒或傲慢的情況下。例如,當一個人生氣時,他的眉毛會擰緊,表情兇狠,我們可以說他亢眉。另外,亢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傲慢自大的表情,表示對他人的輕視和不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亢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中,原文是“曰:‘亢我王之眉!’”。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魯國,當時魯國的公子重耳被趕出了國家,他變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流浪者。有一天,他來到了魯國的鄰國鄒國,請求鄒國的國君幫助他重新奪回魯國的王位。然而,鄒國的國君并沒有給予他任何幫助,反而傲慢地對待他。重耳感到非常憤怒,于是說出了“亢我王之眉”的話,意思是他的眉毛都要擰緊了。后來,這個成語就被人們引用起來,用來形容憤怒或傲慢的表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亢眉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亢”是形容詞,表示眉毛擰緊;“眉”是名詞,表示眉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亢眉怒目地離開了。
2. 她對那個自大的人亢眉一笑,完全不屑一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亢眉與憤怒或傲慢的表情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憤怒或傲慢時,他的眉毛緊鎖,表情兇狠,就像亢眉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亢眉相關的成語,如“怒發沖冠”、“怒形于色”等,以擴展對表情和情緒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生氣得亢眉怒目,把書扔在地上。
2. 初中生:她對那個自負的同學亢眉一笑,表示不屑一顧。
3. 高中生:面對挑釁,他亢眉怒目地回擊,表現出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