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篁
成語(Idiom):篾篁(miè huáng)
發音(Pronunciation):miè hu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像竹子一樣正直堅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篾篁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竹子,因其品質優良而被用來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篾篁的竹節堅韌,不易折斷,同時竹子也是直立不倒的,象征著堅持正義和真理的精神。因此,篾篁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正直堅強,不容易動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篾篁這個成語通常用來贊美和稱頌人的高尚品德和堅強意志。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不屈不撓地追求自己的目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篾篁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告子下》一書中。篇中寫道:“篾篁之節,其堅韌木直者也,不可以亂也。君子質而已矣。”這段文字表達了篾篁的堅韌和直立不倒的品質,以此比喻君子的高尚品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篾篁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相同的詞組成,沒有明確的動詞和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如篾篁,不受誘惑。
2. 她像篾篁一樣,堅定地捍衛自己的信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篾篁的形狀和堅韌特性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根筆直的竹子,象征著一個人的高尚品德和堅強意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有關中國古代竹子的文化和象征意義。
2. 學習其他形容人品德的成語,如“德高望重”、“守正不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品德就像篾篁一樣,不容易動搖。
2. 初中生:篾篁是堅韌的竹子,用來比喻人的高尚品德。
3. 高中生:她的意志像篾篁一樣堅定,不受外界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