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貼
成語(Idiom):服貼(fú tiē)
發音(Pronunciation):fú t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順從,聽從,不敢違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服貼指對于權威、規章制度等順從聽從,不敢違抗。形容人態度謙卑,不敢有絲毫違抗之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對權威、規定、長輩等的順從,也可以用于形容對某種力量或情感的順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罕》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孔子的學生子罕在外地任職,但因違反了規定,被罷職回到了魯國。孔子問他是否服貼,子罕回答說:“不服。”孔子說:“回去,再服貼。”這個故事形成了“服貼”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上級的命令總是服貼聽從。
2. 在家庭中,孩子們都應該服貼父母的教育。
3. 面對困難,我們應該服貼命運,不輕易放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服貼”這個成語:
1. 關聯記憶:將“服貼”與服從聽從的意思進行關聯,形成記憶聯結。
2. 創造聯想:可以想象一個人低頭服從,像貼在地上一樣,從而形成“服貼”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與服從、順從相關的成語,如“唯命是從”、“言聽計從”等。
2. 深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順從與尊重的價值觀,如尊師重道、孝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們都要服貼完成。
2. 初中生:學校規定要戴校徽,我們都得服貼遵守。
3. 高中生:考試期間,我們必須服貼考場紀律,不能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