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魂慚色褫(hún cán sè chǐ)
發音(Pronunciation):hún cán sè c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內心十分慚愧,羞愧難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魂慚,指內心深感慚愧;色褫,指面色失色,羞愧難當。這個成語形容人內心的慚愧和羞愧到了極點,以至于面色失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多用來形容人因內心的慚愧而面色發白,無法自持的情況。常用于形容犯錯誤、遭受指責、受到懲罰等情況下的內心感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故事中,孟子去拜見荀卿,荀卿對孟子說:“圣人不饑不寒,不愿也;不恥下問,不愿也;不慚色褫,不愿也。”意思是說圣人不會因為問問題而感到慚愧和羞愧。后來,人們就用“魂慚色褫”來形容內心的慚愧和羞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魂慚 + 謂語 + 色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錯了事情后,魂慚色褫地站在那里,一言不發。
2. 面對老師的批評,她的魂慚色褫,低下了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象一個人因為內心的慚愧而臉色發白,無法自持的情景,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發音和含義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內心感受相關的成語,如“心如刀割”、“愧對天地”等,可以幫助拓展詞匯量,豐富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考試作弊被老師發現了,魂慚色褫地站在講臺前向同學們道歉。
初中生:我因為抄襲作業而被班主任嚴厲批評,魂慚色褫,再也不敢這樣做了。
高中生:我因為考試作弊被學校開除,魂慚色褫地面對父母,感到非常內疚和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