窳農
成語(Idiom):窳農
發音(Pronunciation):yū n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農民不努力耕種,導致農田荒蕪,生活困苦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窳農是由“窳”和“農”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窳指懶散、不勤奮,農指農民。窳農形容農民不勤勞,不肯努力耕種,導致農田無法得到有效利用,最終導致生活困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窳農一詞多用于形容農民不努力耕種,導致農田荒蕪,生活困苦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其他行業或個人不勤奮,導致工作效果不佳,生活困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窳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窳窳草原》中。其中有一句詩句:“窳窳草原,民之卒昌。”意思是說,草原上的農民不勤奮耕種,導致百姓生活困苦。由此,窳農成為形容農民不努力、生活困苦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窳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農田被窳農荒廢了,莊稼都長不出來。
2. 不努力學習,你會變成窳農,一事無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窳農與農田荒蕪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片農田被窳農荒廢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農田、農民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勞動最光榮”、“勤勞致富”等,以加深對農民勞動的重要性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爺爺告訴我,只有勤勞的農民才能收獲豐收,不要變成窳農。
2. 初中生:我們應該珍惜糧食資源,不要浪費,不要讓農田變成窳農的原因。
3. 高中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只有不斷努力學習才能避免成為窳農,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