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惡
成語(Idiom):猛惡
發音(Pronunciation):měng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兇猛惡毒,極其兇惡殘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猛惡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猛”和“惡”兩個字組成。猛指兇猛、強烈,惡指邪惡、殘暴。猛惡一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性格或事物的特點具有極其兇惡殘暴的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猛惡常用于描述惡劣的環境、殘暴的人或兇猛的動物。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行為或言語舉止極其兇惡暴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猛惡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八年》中:“鄭人猛惡,猶有余怒。”這個故事講述了鄭國人的兇惡行為,形容他們的暴戾不僅沒有消退,反而還有余怒。從此,猛惡一詞開始用于形容兇惡殘暴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猛惡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犯罪行為猛惡至極,令人發指。
2. 這個地方的環境猛惡異常,居民生活在恐懼之中。
3. 那只猛惡的狼對待其他動物毫不留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猛惡”記憶為“兇猛惡毒”。可以聯想到猛犸象的兇猛和惡毒的性格,從而記憶“猛惡”一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猛惡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猛虎下山”、“惡人先告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狼是猛惡的動物,我們不能靠近它。
2. 小學生:那個小偷的行為猛惡至極,他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3. 初中生:這個惡人的手段猛惡絕倫,沒有人能夠逃脫他的追捕。
4. 高中生:這個社會上存在著許多猛惡之徒,我們應該警惕并與之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