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緩
基本解釋
(1).寬緩;延緩。《公羊傳·桓公十一年》:“ 祭仲 不從其言,則君必死,國必亡。從其言,則君可以生易死,國可以存易亡。少遼緩之,則 突 可故出,而 忽 可故反。” 何休 注:“遼,假緩之。” 清 錢曾 《讀書敏求記·隸續二十一卷》:“嗟乎!一書之付剞劂,遼緩歲月,以潰于成。”
(2).猶遲緩。 宋 蘇轍 《次韻子瞻病中贈提刑叚繹》:“賢豪真勉強,功業畏遼緩。” 梁啟超 《立憲九年籌備案恭跋》:“夫樹人之計,期以百年,教育之為效,庶政中之最強固而亦最遼緩者也。”
成語(Idiom):遼緩
發音(Pronunciation):liáo h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進行緩慢、遲緩,不快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遼緩用以形容事物進行得緩慢、遲緩,不快捷。多形容行動、進程、速度等慢慢推進或遲遲未能完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遼緩常用于描述行動、進程、速度等緩慢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工作進展緩慢、學習進度慢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主父偃是魏國的大臣,他在魏昭王面前受到誣陷,被迫離開魏國。后來,魏昭王發現了主父偃的忠誠,想要重新任用他,于是下令派人去遼東找他。然而,由于派去的人行動遲緩,導致主父偃在遼東已經去世。因此,人們用“遼緩”來形容行動緩慢、遲緩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維遼緩,總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做出決策。
2. 由于行動遼緩,我們錯過了火車,只能等下一班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遼緩”與“了患”進行聯想,想象一個患者因為病情緩慢而延遲康復的情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速度、行動相關的成語,如“迅猛”、“飛快”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書寫速度遼緩,總是比別人慢。
2. 初中生:由于他的學習態度遼緩,導致成績一直不上升。
3. 高中生: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不能遼緩自己的步伐,要時刻向前邁進。
4. 大學生:他的創業計劃因為資金問題而遼緩了很久,一直沒有實施。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盡量避免遼緩的行動,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