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sān zhǐ wú lǘ ㄙㄢ ㄓㄧˇ ㄨˊ ㄌㄩˊ三紙無驢(三紙無驢)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問一言輒酬之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 鄴 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后因以“三紙無驢”謂文辭繁冗,連篇累牘而不得要領。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三紙無驢
成語(Idiom):三紙無驢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zhǐ wú lǘ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或寫文章沒有根據、沒有依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紙指的是紙條、字條等書寫材料,無驢指的是沒有驢的依托。這個成語比喻說話或寫文章沒有事實、證據支持,缺乏根據和依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批評他人的言論或文章缺乏事實依據的情況下,也可以用于提醒自己在表達觀點或寫作時要有充分的依據和根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笑話。相傳,有兩個人在爭論一只驢的顏色,一個人說驢是黑色的,另一個人卻堅持說驢是白色的。他們爭論不休,最后找來了兩張紙條,分別寫上“這是黑驢”和“這是白驢”。然而,他們卻沒有驢來作為事實依據,因此被人取笑為“三紙無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紙無驢是一個四字成語,由三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觀點沒有任何根據,完全是三紙無驢。
2. 這篇文章沒有提供任何證據,簡直是三紙無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紙想象成沒有驢的依托,形象地表示沒有根據和依據。可以通過和“驢”相關的場景來記憶,比如想象一個人在紙上畫了一只驢,然后把驢擦掉,只留下了三張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無中生有”、“無稽之談”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說的話沒有證據,就像是三紙無驢。
初中生:老師講課時要有充分的準備和依據,不能說三紙無驢的話。
高中生:在寫論文時,要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調查,不能出現三紙無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