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觥飯不及壺飧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宴會上酒食豐盛,但無法滿足眾人的需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觥指酒杯,飯指飯菜,壺指盛飯的容器,飧指盛酒的容器。觥飯不及壺飧意味著酒杯里的酒和飯菜的量不如盛飯的壺和盛酒的容器那么多,無法滿足眾人的需求。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物資不足,供不應求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此成語常用于形容物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資源或條件不足以滿足大家的需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觥飯不及壺飧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個國王舉行盛大的宴會,宴會上準備了豐盛的酒和食物。但是,宴會上的酒杯和飯菜的量總是不夠,無法滿足賓客們的需求。于是,國王決定調查原因,發現原來是宴會的負責人偷偷將大量的酒和食物留給了自己,而只給賓客們提供了很少的量。國王非常生氣,因為他認為宴會的目的是讓大家開心滿足,而不是滿足個人私欲。于是,國王制定了觥飯不及壺飧的規定,要求舉辦宴會時必須保證酒食的供應充足,不讓賓客們感到不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觥飯不及 + 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餐館生意火爆,經常出現觥飯不及壺飧的情況。
2. 由于物資短缺,災區的人們面臨著觥飯不及壺飧的困境。
3. 這個項目的需求量大,但是資源有限,容易出現觥飯不及壺飧的情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觥飯不及壺飧”與“供不應求”這個詞組聯系起來記憶。觥飯不及壺飧意味著供應不足,無法滿足眾人的需求,與供不應求的意思相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供需關系相關的成語,如“供不應求”、“欲罷不能”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零食不夠了,觥飯不及壺飧啊!
2. 初中生:這個游戲限量發售,一下子就被搶購一空了,真是觥飯不及壺飧。
3. 高中生:考試前大家都準備得很充分,但是時間總是不夠用,感覺觥飯不及壺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