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命
基本解釋
短命。 漢 王充 《論衡·氣壽》:“物有為實,枯死而墮。人有為兒,夭命而傷。”《左傳·昭公十五年》“王其不終乎” 唐 孔穎達 疏:“言王其不得以壽終乎,言將夭命而橫死也。”
成語(Idiom):夭命
發音(Pronunciation):yāo m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生命短暫,壽命不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夭命一詞由“夭”和“命”兩個字組成。夭意指早死、年輕死亡,命指生命。夭命的含義是指人的壽命短暫,生命不長久,形容人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夭命常用于貶義,形容人的生命不幸或命運不好,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事物的短暫和易逝。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夭命來形容某些不幸去世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事物的短暫存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夭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書中,其中有一段話寫道:“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談而言之,曰‘夭’者何也?”這段話意味著天地萬物與人類生命相連,然而人的存在是如此微不足道,猶如一夜之間,夭折而亡。因此,夭命成為了形容人生短暫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夭命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輕輕就夭命了,真是可惜。
2. 這種花開得太快,幾天就夭命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夭”字與“早”字進行聯想,因為“夭”和“早”發音相近,都有“短暫”、“早逝”的意思,幫助記憶夭命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夭命相關的成語,例如“夭折”、“夭矯”等,拓寬對生命短暫和易逝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小貓夭命了,我好傷心。
2. 初中生:這個電子產品的壽命太短了,夭命得很快。
3. 高中生:他剛剛在事故中夭命了,真是令人惋惜。
4. 大學生:這種植物開花后很快就夭命了,需要特別注意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