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仁
成語(Idiom):梅仁
發音(Pronunciation):méi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具有梅花一樣堅韌不拔、不畏艱難困苦的品質和精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梅仁是由“梅花”和“仁”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梅花是寒冷冬季中唯一能開放的花朵,象征著堅韌和堅持。仁是道德倫理中的美德,表示寬容、仁愛和善良。梅仁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具有梅花一樣堅韌不拔、不畏艱難困苦的品質和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梅仁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能夠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具有寬容、仁愛和善良的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梅仁這個成語起源于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赤壁懷古》一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其中的“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的句子,形容了一只飛鴻在雪地上行走,腳下留下的爪印,象征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后來,人們將“梅花”與“仁”結合,創造了成語“梅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梅仁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展現出了梅仁的品質,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2. 她對待他人總是充滿了梅仁,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梅花與仁結合在一起形成形象記憶。想象一朵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堅持開放,同時展現出仁愛和善良的品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梅花的象征意義和文化背景,以及仁的道德倫理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是一個梅仁的孩子,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勇敢面對。
2. 初中生(13-15歲):她對待朋友總是充滿了梅仁,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3. 高中生(16-18歲):他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展現出了梅仁的品質,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梅仁,人們應該努力做到寬容、仁愛和善良。
5. 成年人(23歲以上):他在工作中展現出了梅仁的品質,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不懈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