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體
基本解釋
(1).人體的眼、耳、口、鼻七孔。《國語·鄭語》:“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 韋昭 注:“七體,七竅也。”
(2).事物的七個部分。《管子·五輔》:“義有七體。七體者何?曰:孝悌慈惠以養親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禮節,整齊撙詘以辟刑僇,纖嗇省用以備飢饉,敦懞純固以備禍亂,和協輯睦以備寇戎。凡此七者,義之體也。”《儀禮·士冠禮》“三醮有乾肉折俎” 唐 賈公彥 疏:“或為豚解而七體,以乾之,謂之乾肉。”
(3).指沿襲 漢 枚乘 《七發》而成的一種文體。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由是遂有‘七’體,后之文士,仿作者眾, 漢 傅毅 有《七激》, 劉廣 有《七興》, 崔骃 有《七依》。”參見“ 七發 ”。
英文翻譯
1.【醫】heptamer
成語(Idiom):七體
發音(Pronunciation):qī t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姿態、動作僵硬、不靈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體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人或物的姿態、動作僵硬、不靈活。它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不自然、呆板,或者形容物體的結構僵硬、無法彎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七體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在表演、運動或生活中的動作僵硬、不靈活。它也可以用來形容物體的結構僵硬、不可彎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七體來形容一個人在舞臺上的表演或者一個機械結構的剛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七體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它是根據“七”這個數字的特殊含義和“體”這個字的意義進行組合而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體是由“七”和“體”兩個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舞蹈動作七體僵硬,缺乏靈動感。
2. 這個機械結構七體,無法彎曲和調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七體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聯想“七”這個數字和“體”這個字的含義。你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身體被七條繩子束縛住,無法自由活動,從而形成七體這個形容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七體相關的成語,例如“一板一眼”、“板上釘釘”等,以擴展你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動作七體,像個機器人一樣沒有生氣。
2. 初中生:這個機械結構七體,無法適應不同的環境。
3. 高中生:他的表演七體僵硬,缺乏靈動的藝術感。
4. 大學生:她的舞蹈動作七體,缺乏舞臺上的自由流暢感。
5. 成人:這個機器人的動作七體,無法完成復雜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