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帶礪山河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lì shān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氣概和胸懷宏大,能夠擔當重任,具有雄心壯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帶礪山河源自《左傳·宣公十年》:“帶礪山河,以成其事”。帶,帶領;礪,磨刀;山河,指山川河流。帶礪山河形容一個人具備了足夠的能力和毅力,能夠磨礪自己,擔當重任,完成偉大的事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志向、有抱負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能夠承擔重任、勇往直前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帶礪山河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的宣公想要修筑一條運河,但是面臨著困難和阻礙。宣公找到了名匠鄭國人,希望他能夠帶領工人們磨刀山石,開辟出一條通航的河道。鄭國人接受了任務,并帶領工人們磨刀山石,開辟出了一條寬闊的運河。這個故事成為了帶礪山河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帶礪山河的人,有著遠大的志向和堅定的信念。
2. 我們需要帶礪山河的精神,才能夠面對困難和挑戰,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帶礪山河”與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志向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在山河之間磨礪成長的過程,以及擔當重任、勇往直前的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成語,如“志存高遠”、“雄心壯志”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帶礪山河的人一樣,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名科學家。
2. 初中生:他是一個帶礪山河的人,有著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志向,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夠帶礪山河,勇往直前,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