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度
基本解釋
對于兩條線段a和b,如果存在線段d,使得a=md,b=nd(m,n為自然數(shù)),那么稱線段d為線段a和b的一個公度;并稱線段a和b為可公度線段或可通約線段。如果對于線段a和b,這樣的線段d不存在,那么稱線段a和b為無公度線段或不可通約線段。
英文翻譯
1.commensurability
成語(Idiom):公度(gōng dù)
發(fā)音(Pronunciation):gōng d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正地衡量、評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度是指公正地衡量、評定事物的價值或質(zhì)量。它強調(diào)要客觀公正地對待事物,不偏袒任何一方,以公正的標準來判斷和評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度常用于形容人對待事物或人的態(tài)度要公正、公平。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公正、偏袒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嘉獎那些能夠客觀公正地處理事務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度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次,楚國的大夫子貢被任命為齊國的宰相。他在任職期間,以公正、公平的態(tài)度處理政務,不偏袒任何一方,因此得到了各方的贊賞。后來,他被稱為“公度子貢”,并且這個成語也因此而流傳開來。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度是由“公”和“度”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公”表示公正、公平,而“度”表示衡量、評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處理糾紛時總是能夠公度得當,不偏不倚。
2. 這個評委在比賽中公度有加,沒有偏袒任何一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公度”與“公正”和“衡量”聯(lián)想在一起來記憶。想象一個公正的人在用尺子衡量事物的長度,這樣就可以提醒自己公度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公正、公平相關(guān)的成語,如“公正無私”、“公平合理”等,以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在考試時要公度,不能偏袒任何一個同學。
初中生:作為班長,我要公度對待每個同學,不偏袒任何一方。
高中生:在競選班長的過程中,我會公度地評估每個候選人的能力和品德。
大學生:在進行科研評審時,評委應該公度地評定每個項目的質(zhì)量。
成年人:在處理糾紛時,我們應該公度地對待每個當事人,不偏袒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