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
成語(Idiom):坐井觀天
發音(Pronunciation):zuò jǐng guān t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只看到狹隘的一隅之地,缺乏廣闊的視野和開闊的思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坐井觀天”源自于《莊子·外篇·大宗師》一章,其中描述了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只青蛙生活在井底,以井口為天空,認為井口的天就是整個天空。青蛙的視野非常狹隘,無法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缺乏廣闊的視野和開闊的思維,只看到個別的現象或片面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思維狹隘、見識短淺的人,提醒他們要拓寬視野,開闊思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來源于莊子的寓言故事,通過青蛙在井底觀天的形象,寓意人們應該拓寬視野,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狹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坐井觀天的結構是“動詞 + 名詞 + 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在鄉村待過,對城市的生活一無所知,真是坐井觀天。
2. 很多人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對社會問題缺乏全面的了解,簡直是坐井觀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只青蛙坐在井底,僅僅看到井口的天空,無法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井底之蛙”、“目光短淺”等,進一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只看過一部分動畫片,對世界的認識還停留在坐井觀天的階段。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只關注自己的學習,對時事新聞一竅不通,真是坐井觀天。
3. 高中生: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活動,對社會問題缺乏了解,這種坐井觀天的思維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