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僮
基本解釋
(1).田地和僮仆。《史記·平準書》:“賈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屬,皆無得籍名田,以便農。敢犯令,沒入田僮。” 司馬貞 索隱:“若賈人更占田,則沒其田及僮僕,皆入之於官也。”
(2).耕田的奴隸。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三節:“田僮,是耕田的奴隸。 漢武帝 曾沒收商人的大量田地與田僮,足見一般地主(包括商人)都愿意使用奴隸。”
成語(Idiom):田僮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t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勤勞勇敢的農民工,也用來形容勤勞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僮是由“田”和“僮”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田”指田地,代表農民的勞動;“僮”指年輕的男子,代表年輕勞動者。合起來表示勤勞勇敢的農民工,也可用來形容勤勞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褒義,形容勤勞、努力工作的人。可以用來表揚他人的勤奮和努力,也可以自稱田僮來表達自己勤勞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齊諧記·田僮篇》是北宋齊己所著的一本齊諧體小說,其中有關于田僮的故事。故事講述了兩位田僮為了爭奪一塊地的故事。這個故事中的田僮形象勤勞、努力,后來成為了形容勤勞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結構為“田”+“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真正的田僮,從早到晚都在田里勞作。
2. 這家餐館的老板是個田僮,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田”字與農田的形象聯系起來,而“僮”字可以與年輕的男子形象聯系起來,這樣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勞動、勤奮相關的成語,如“辛勤勞動”、“勤學苦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媽媽都是田僮,每天都在田里辛勤勞作。
2. 初中生:我們班上有個同學學習非常努力,真是個田僮。
3. 高中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要像田僮一樣努力奮斗。
4. 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成為社會的田僮,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