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鹵
成語(Idiom):澤鹵
發音(Pronunciation):zé l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德行、有才能而又不自夸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澤,指恩澤、德行;鹵,指咸淡。澤鹵比喻有德行、有才能而又不自夸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謙虛有德行的人,可以用來贊美他人的品德和才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澤鹵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四年》中,記載了一個關于晉國大夫季友的故事。季友是一個謙虛有才能的人,他在晉國為官時,經常以身作則,謙虛待人,不自夸自大。因此,人們用“澤鹵”來形容他,表示他有德行、有才能而又不自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澤鹵之士,謙虛有德行,深受大家的尊敬。
2. 這位科學家雖然才華橫溢,但他卻是一個澤鹵之才,從不張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澤鹵”聯想為一個有德行的人在湖邊散步,享受著湖水的恩澤,同時味道又適中,不過咸淡。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澤鹵”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德行、謙虛等相關的成語,例如“德高望重”、“謙虛謹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澤鹵之士,不但成績好,還很謙虛。
2. 初中生:這位老師是一個澤鹵之才,不僅教得好,還非常和藹可親。
3. 高中生:他是一個澤鹵之人,雖然有很高的才華,但從不炫耀自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