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鬻
基本解釋
轉賣。《呂氏春秋·慎人》:“ 百里奚 之未遇時也,亡 虢 而虜 晉 ,飯牛於 秦 ,傳鬻以五羊之皮, 公孫枝 得而説之,獻諸 繆公 。”
成語(Idiom):傳鬻(chuán yù)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遞、傳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鬻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傳”意為傳遞、傳承,“鬻”意為出售、交付。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傳遞和傳承,通常用來形容知識、技能、文化等的傳承和流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傳鬻常常用于描述知識、技能或文化的傳承和傳播過程。它可以用來形容師徒傳承、家族傳統、文化遺產等方面的傳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鬻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荀子·勸學》一書中,意為傳遞和傳承學問。這個成語在古代常用來形容學問的傳播和傳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鬻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師傅對徒弟說:“知識是寶貴的,要好好學習,將來要把它傳鬻給下一代。”
2. 這家書店專門經營古籍,致力于文化傳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傳鬻”拆分成“傳”和“鬻”,并結合其基本含義來記憶。例如,“傳”可以聯想到傳遞和傳承,“鬻”可以聯想到出售和交付。將這些關鍵詞記憶起來,就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傳鬻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傳道授業解惑”、“傳經送寶”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于傳承和傳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將我喜歡的故事書傳鬻給我的弟弟。
2. 初中生:這位老師非常有經驗,他將自己的知識傳鬻給我們。
3. 高中生:我們應該珍惜中國傳統文化,將其傳鬻給后代。
4. 大學生:這個社團致力于傳鬻優秀的藝術作品和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