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立
成語(Idiom):突立
發音(Pronunciation):tū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突然站立起來,形容突然出現或顯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突立是指突然間站立起來,形容某種事物或情況突然出現或顯露出來,具有突然、突發的意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突立一詞常用于描述某種情況或事物的突然出現或顯露,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如形容突然出現的問題、突然出現的機會、突然暴露的事實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突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劉邦與項羽在垓下大戰,項羽力戰疲憊,劉邦趁機發動攻擊。項羽的部下韓信見狀,突然站起來大聲喊道:“將軍,劉邦已經進攻了!”項羽被嚇了一跳,錯失了戰機。從此以后,人們用“突立”來形容某種事物或情況的突然出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突然間突立起來,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
2. 這個問題突然突立了起來,讓我們措手不及。
3. 她的才華在比賽中突立,贏得了大家的贊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突然從坐姿變成站立姿勢來記憶這個成語,或者用一段故事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突然出現或顯露相關的成語,如突如其來、突飛猛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突立起來,驚呆了所有的同學。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問題突立了起來,讓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才華在比賽中突立,贏得了全場的掌聲。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機會突然突立起來,讓我感到非常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