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簫
基本解釋
古管樂器。排簫的一種。 宋 蔣捷 《應天長·次清真韻》詞:“無限倚闌愁,夢斷云簫,鵑叫度青壁。”
成語(Idiom):云簫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x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山流水間,云霧繚繞,簫聲悠揚的景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簫形容山水風景優美,氣氛寧靜悠遠,給人以寧靜、悠閑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山水風景優美、寧靜悠閑的場景,也可用于形容詩詞音樂等藝術作品中的優美景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云簫一詞最早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青娥半夜笛,玉漏迎曉簫。”這里形容了山光、池月以及笛簫聲的美妙景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云簫為形容詞短語,由名詞“云”和名詞“簫”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上的景色真是云簫般的美麗。
2. 夜晚河邊的云簫景象讓人心曠神怡。
3. 這首詩的意境如同一幅云簫畫卷,給人以寧靜的美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自己身處在山水之間,云霧繚繞,簫聲悠揚的景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山水、音樂、詩詞相關的成語,如“山清水秀”、“琴棋書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過一座山,那里的景色就像云簫一樣美麗。
2. 初中生:夜晚河邊的云簫景象讓我感到寧靜和放松。
3. 高中生:這首詩的意境如同一幅云簫畫卷,給人以寧靜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