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筆
成語(Idiom):題筆
發音(Pronunciation):tí b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批評或評價他人的才能和眼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題筆一詞源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題西林壁》一篇文章。蘇軾在文章中寫道:“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畫更無詩。一筆畫盡觀山水,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段話意味著他在壁上題字,用筆勾勒出了山水的景色,但卻沒有寫下任何詩句。從而形成了“題筆”這個成語,表示用筆來表達才情,卻沒有寫下文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批評能力的人,也可以用來指評價別人的眼光準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題筆”的故事起源于蘇軾的《題西林壁》一文。蘇軾在西林壁上題字,用筆勾勒出山水景色,但沒有寫下任何詩句。這個故事后來被廣泛傳頌,成為形容能夠評價他人才能和眼光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題筆高手,對于別人的作品總能給出中肯的評價。
2. 這位老師的題筆之才令人佩服,他總能發現學生作文中的不足之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正在用一支筆在紙上勾勒出美麗的山水景色,卻沒有寫下任何文字,這樣就能夠記住“題筆”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批評、評價相關的成語,如“眼高手低”、“挑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一位很厲害的題筆,他總能幫助我們找到作文中的問題。
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位題筆高手,每次我寫作文,他總能給出中肯的建議。
3. 高中生:我覺得自己是一位題筆,所以我經常給朋友的作品提出改進意見。
希望這份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