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桶
基本解釋
舊時衙門的大門上,為便于傳遞函件和內外通話所開的小洞。《醒世姻緣傳》第十一回:“那一日,我剛在衙門傳桶邊等稿,一個管家在傳桶邊往外張了一張,把我不知錯認了是誰,叫我到跟前遞出一個帖來。”《醒世姻緣傳》第十六回:“也不曾到傳桶邊與外人交頭接耳。”
成語(Idiom):傳桶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b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遞、傳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桶是一個源自于中國農村的成語,原指將水桶遞給下一個人,引申為傳遞或傳播某種信息、事物或責任。這個成語強調了信息或責任的連續傳遞,意味著人們應該將知識、經驗或責任不斷傳遞給后代,以保持社會的發展和穩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傳桶常用于形容知識、技能、傳統文化等的傳承和傳播。也可以用于描述責任、任務等的傳遞。在教育領域,可以用來強調教師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之間互相學習的過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農村的生活場景。在農村,人們常常需要用水桶取水,當一個人取完水后,會將桶遞給下一個人,以便下一個人繼續使用。這個過程中,水桶不斷地被傳遞下去,因此形成了“傳桶”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桶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傳”和名詞“桶”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一代代傳桶,保持了這個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
2.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接受知識的傳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傳桶。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水井旁邊,將水桶遞給下一個人,然后下一個人再遞給下一個人,如此循環不斷,形成了一條傳遞的鏈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傳桶相關的成語,如“接力棒”、“承上啟下”等,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中傳承和傳播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傳桶一樣,互相幫助,一起學習進步。
2. 初中生:老師把知識傳桶給我們,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也能傳桶給其他人。
3. 高中生:在社會實踐中,我們要將所學知識傳桶給需要幫助的人,共同促進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