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訥
成語(Idiom):拙訥
發音(Pronunciation):zhuō n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不流利或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拙訥是由形容詞“拙”和動詞“訥”組成的成語。拙有笨拙、不靈活的意思,訥有說話遲鈍、不流利的意思。拙訥形容一個人說話不流利,思維不敏捷,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拙訥常用來形容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不佳,不擅長與他人進行交流。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公眾場合或社交場合中表現拙略,不善于應對他人的提問或與他人進行對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拙訥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篇·天運》中的一句話:“拙訥者,其智也久遠。”這句話意思是說,拙訥的人通常智慧悠久。后來,人們將拙訥作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說話不流利,表達能力不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很拙訥,但是他的觀點很有深度。
2. 她雖然拙訥,但是她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藝術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拙訥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嘴巴被繩子捆住,無法流利地說話,從而形成拙訥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語言表達相關的成語,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個同學很拙訥,每次上課都不敢回答問題。
2. 初中生:我哥哥雖然很拙訥,但是他的數學成績很好。
3. 高中生:她很拙訥,所以在班級活動中很少發言。
4. 大學生:他雖然拙訥,但是他的寫作能力很強。
5. 成年人:我在公眾場合非常拙訥,總是不知道怎么與陌生人交流。